便民停車是我市暖民心行動之一。自該行動開展以來,通過“我為群眾建車位、我為群眾讓車位、我為群眾找車位”各項舉措,“停車難”問題得到逐步改善,同時也收到了群眾多方面的意見建議。記者8月24日從蕪湖市城管局獲悉,為打擊違規收費行為,市便民停車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城管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住建局、市發改委聯合,決定開展“五大攻堅行動”之規范停車收費整治。 記者了解到,根據相關規定,按照停車場投資資金來源、性質不同,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主要有兩種定價方式:一是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管理的停車場,主要是具有自然壟斷經營或公益性特征的停車場,如道路停車泊位、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二是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的停車場,主要是社會資本全額投資建設的停車場,如商場、寫字樓、娛樂場所、住宅小區等,其收費標準由經營者自主制定,但經營者須按照價格法律、法規相關要求,在停車場公開明示機動車停車收費標準及相關內容,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違規收取停車費無論多少,損害的都是群眾正當利益,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便民停車更加暖民心,本次排查整治行動主要針對私自設置停車泊位、標價不規范、違規收費、收費過高等問題,通過巡查監管、宣傳引導、提醒約談、嚴格執法等措施,進一步規范停車收費行為。主要包括未經批準自行設置停車設施并收費的行為(黑停車場);未在停車場出入口醒目位置進行價費公示的行為;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收費停車場擅自制定或提高收費標準、改變計費辦法、擴大范圍、重復收費的行為;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社會停車場(含重點商圈社會化停車場)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不按規定執行明碼標價或者明碼標價不規范的行為;住宅小區停車不按規定執行明碼標價或者明碼標價不規范、在標價之外加價收取費用的行為;以及群眾投訴的其他“違規收取停車費”問題。 行動按照“集中整治、統一規范、整體提升”的總體目標,從整治停車收費問題、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停車服務管理、提升長效管理水平四個方面開展整治。各區、開發區城管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未經批準自行設置停車設施并收費、不明碼標價或在標價外加收停車服務費用等直接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行為,堅決取締私自收費場所,對未按規定收費的行為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各區、開發區城管部門會同市場監管、發改部門對部分收費價格過高的社會停車場,采取宣傳引導、提醒約談等方式,鼓勵引導合理定價、規范收費行為。各區、開發區城管部門根據群眾意見,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等形式,引導社會停車場向周邊小區、學校、居民停車進行開放,明確開放時間,并降低收費標準,緩解停車難問題。 據悉,整治時間從8月24日至9月30日,后續轉入全年常態化價格執法。“我愛蕪湖、我要干凈、我來拍照”隨手拍平臺已開通視頻上傳功能,群眾可通過該平臺(皖事通APP、大江看看APP等渠道,查找“隨手拍”功能,按提示要求上報視頻、文字、圖片等信息)舉報發現的違規收費問題。舉報電話為市停車辦:0553--5017823(工作日)、5858110(24小時受理);市市場監管局:12315。對于舉報信息,將全程保密,及時核實、查處。 大江晚報記者 胡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