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嘗皖美味道,飽覽江淮風情
9月23日,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全國主場活動“品豐收·鄉(xiāng)村美食品鑒活動”百縣名小吃的展覽將在蕪湖市灣沚區(qū)鳩茲灣舉辦。來自全省各地的150余道安徽美食薈萃于此,讓您暢享“皖美好味道”美食盛宴。
合肥美食
石塘驢巴
1.jpg (73.84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石塘驢巴,是包公故里著名的土特風味小吃,因“霸王別姬”而得名。宋朝名臣包公回鄉(xiāng)祭祖,路過石塘吃驢巴后,頓覺得其味甚佳,逐推為朝中貢品,現已成為合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公和堂獅子頭
2.png (564.26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公和堂獅子頭口感酥松、脆香。傳說清末年間,李鴻章回合肥漫步街頭,被公和堂創(chuàng)始人李國誠認出,邀其入自家酒樓喝茶賞廬劇。品嘗主人自制獅子頭后連連稱贊,并題詞:“公則悅四海風從,和為貴萬商云集”。“公和堂獅頭”因此而得名。
淮北美食
淮北花饃
3.jpg (64.25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花饃又稱“面花”、“禮饃”,是花樣饅頭中國傳統面食藝術之一。它起源于中國古代民間祭祀活動,盛行于明清,最初是用來祭拜祖先、祈求平安吉祥和走親訪友的饋贈禮品,屬于中國蒸食制作技藝中的一種傳統技藝,在黃淮地區(qū)盛行近千年。
柴榮燒雞
4.jpg (129.97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相山柴榮燒雞是鄭氏烹瀹的代表之作。鄭氏烹瀹技藝起源于淮北市段園鎮(zhèn),是以湯水為介質導熱體,進行內外熱度調理,中和水、油(動、植物)加熱處理,在調配好的湯汁或配料中,用文火(忌猛火)進行烹飪的技藝。目前為淮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榴園地鍋雞
5.jpg (144.49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地鍋雞起源于皖北,是淮北的特色菜。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干香并存的特點。榴園地鍋雞選用的是在石榴園里散養(yǎng)的本地雞,雞吃的是石榴籽和青草,用修剪的石榴干支生火、地鍋烹飪,稱之為“榴園地鍋雞”。
臨渙糕點
6.png (627.06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純手工制作的臨渙月餅,皮薄酥松、餡足香甜,可以找到兒時吃月餅的回憶。臨渙特色糕點蜜三刀,味道香甜綿軟,芝麻香味濃厚,深受大眾喜愛。
宿州美食
符離集燒雞
7.jpg (96.25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符離集燒雞,一道穿越歷史的美食,延續(xù)千年的美味佳肴。符離集燒雞是原產自皖北小鎮(zhèn)符離的鹵制品,是“中國四大名雞”之一。肉嫩骨酥咽即化,色鮮味美齒留芳,是一種無法忘懷的家鄉(xiāng)味道。
靈璧醬香鴨
8.jpg (160.59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此菜原材料選用當地安徽興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麻鴨制作而成。該公司,現有“憶中味”、“興程”兩個省著名商標和4項發(fā)明專利;憶中味牌醬香鴨、鹽水鴨評為“宿州市名牌產品”;憶中味醬香鴨也是宿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泗縣粉絲
9.jpg (114.52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泗縣是中國山芋之鄉(xiāng),生產粉絲;近年來,經過工藝改良,無明礬紅薯粉備受市場認可;使用該粉絲,做成牛肉酸辣粉,湯汁麻辣鮮香、粉絲筋道、營養(yǎng)豐富。
蕭縣面皮
10.png (789.56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面皮口感薄、筋、韌,獨特的秘制調料,咸香微辣的滋味之上帶著特殊的香料味和淡淡的甜,滋味豐富、濃而不過,是宿城居民相當喜愛的面食品牌。
碭山酥梨
11.jpg (90.82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碭山酥梨表面光潔、多汁酥脆、營養(yǎng)豐富,是無公害水果產品,碭山酥梨含有糖分、礦物質、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yǎng)豐富,具有護心臟、降血壓、止咳化痰、預防便秘等功效。
蚌埠美食
“金涂山”燒全雞
12.jpg (178.05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相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成功天下諸侯感動之余而來朝拜,大禹以涂山腳下農家散養(yǎng)一年以上的雄壯草公雞為主菜宴請諸侯。在清朝時期,燒全雞的制作方法被宮廷中的大師傅偶然得到,奉為至寶流傳至今。
沱湖鴨蛋
13.jpg (75.18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沱湖紅心鴨蛋是蚌埠市五河縣沱湖的特產。五河沱湖鴨以湖內的小魚小蝦為食,所產鴨蛋皮脆,蛋黃大、油足、心紅,營養(yǎng)豐富。
燒餅夾里脊
14.jpg (65.52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燒餅夾里脊,作為現代蚌埠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初創(chuàng)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是由燒餅、里脊肉、甜辣醬料組合而成的一種以“辣、甜、咸、香、脆”為靈魂的蚌埠特色小吃,被很多蚌埠人稱為“中國人的漢堡,蚌埠人的驕傲!”
淮南美食
淮南牛肉湯
15.jpg (109.43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在淮南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見到“淮南牛肉湯”店,每家小店中的湯鍋直徑都足足有一米,鍋的一半搭上一塊板子,放上各種佐料,這是牛肉湯館的標配。淮南牛肉湯,鮮醇、清爽、濃香,配以黃牛肉,粉絲,豆餅,千張,牛雜共同食用,直令人滿口生津。
大救駕
16.png (792.93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大救駕”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相傳公元956年,后周大將趙匡胤率軍攻打壽春,久攻不下。因長期征戰(zhàn),趙不思飲食。當地廚師用面粉、白糖、桂花、蓮子、紅綠絲等做成糕點給趙匡胤品嘗,趙食之,胃口大開。后來,趙匡胤做了宋朝開國皇帝,稱其糕點“救了駕”,從此,大救駕美名遠揚。
綠豆圓子
17.jpg (56.59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綠豆圓子又稱“小豆圓”、“糊蝦圓”,為“淮河三豆”之一。綠豆圓是用綠豆粉、淮河蝦皮、面粉、綠豆芽或黃豆芽瓣合拌在一起,制成小圓子放入六成熱的油鍋中,炸制呈金黃色時,即浮出油面,澇出瀝油。綠豆圓子易保管、易儲存、能散裝、能袋裝,食用極為方便,既可煮、燴、燙、涮,也可直接食用,冷、熱、干、濕均可。
滁州美食
芡實
18.jpg (94.87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素有“千秋古鎮(zhèn)、狀元故里、革命老區(qū)、芡實之鄉(xiāng)”之美譽的龍崗,東臨美麗的高郵湖畔,古色古香的街道兩旁,隨處可見農民在加工芡實。這里有200多年種植芡實的歷史傳統,一個個圓圓亮亮的小小芡實果正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豆豆”。芡實俗名“雞頭米”,不僅美味可以食用,而且果實更具有藥用價值,被譽為“水中人參”。
藤椒鴨
19.png (718.94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藤椒鴨原料取自天長市白塔湖土生土長的農家土鴨,散養(yǎng)長大,吃的是純天然無公害的養(yǎng)料,完全不含添加劑。而且藤椒鴨不同于一般的養(yǎng)殖鴨,經過精心散養(yǎng)的白塔湖土鴨,瘦肉肉質細嫩,鴨皮肥而不膩,經過新鮮藤椒烤制而成,吃起來有一股天然的藤椒香氣,而且一點都不柴,令人為之驚艷。
桂花糯米藕
20.png (314.64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桂花糯米藕,又名蜜汁糯米藕,是天長特色傳統名點之一,生糯米灌在蓮藕中,配以桂花醬,是江南地區(qū)傳統菜式中一道獨具特色的中式甜品,以其甜糯、桂花香氣濃郁而享有口碑。適當食用糯米藕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夠及時補充肌肉當中的糖原,達到緩解疲勞、恢復體力的功效。
六安美食
“俏俏果”大別山山核桃系列
21.jpg (157.62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俏俏果”大別山山核桃系列產品不僅僅是綠色食品長壽食品,更是開展活動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產品以其過硬的品質、親民的價格和優(yōu)質的服務贏得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
三十鋪板鴨
22.jpg (32.87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六安三十鋪人制作板鴨有已數百年的歷史,而其中“家富興業(yè)”牌板鴨尤為知名。“家富興業(yè)”牌板鴨的加工,用的都是本地腌制臘味經驗豐富的師傅,嚴格執(zhí)行傳統的工藝流程。以本地散養(yǎng)90天用稻谷育肥30天,生長期達到120天的優(yōu)質麻鴨作為原材料,用炒制無水份的食用鹽在鴨子上及外五件上反復搓揉,腌制10個小時左右,用溫水泡洗后在木板上手工操作定型;然后穿繩穿桿晾曬,板鴨在經過日曬夜露7天左右至干。這樣制作出來的成品板鴨,不僅外型美觀,而且鴨體豐滿、骨脆酥香。
馬鞍山美食
采石磯茶干
24.jpg (258.34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采石磯茶干歷史悠久,主要以優(yōu)質大豆為主料,有雞絲、火腿、牛肉、麻辣、海鮮等10多種品種。茶干呈現醬紅色,風味獨特,細嚼可感受到豐富的口感和悠長的味道,回味無窮,其質地韌性也非常好。
大青山桃膠羹
25.jpg (116.65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大青山腳下的桃花村有十里桃花,萬畝果園,除了出產各個品種的鮮桃,也成就了這道極負盛名的美食——大青山桃膠羹。桃膠又名桃花淚,是桃樹樹干上分泌的比較粘稠的液體,自然風干蒸成樹脂,產生了豐富的膠原蛋白和氨基酸。
宣城美食
績溪撻馃
26.jpg (149.4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績溪撻馃,也寫作“拓馃”,是績溪當地民間的一種普通面食,也被戲稱為:中國的披薩餅。其制作并非難事,和面搟皮,包裹餡料,拓成圓形,置鍋中烙熟即成。吃味特點:入口芳香、硬軟適中,獨具地方特色。
銅陵美食
銅陵白姜
27.jpg (96.26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一片生姜,勝過丹方”“一杯姜湯,老少健康”,這些流傳在銅陵民間俗語中的生姜,便是當地特有的白姜。白姜成熟后,可以根據不同的生產流程,加工成腌制姜、糖醋姜、糖冰姜、酣酢姜、姜脯、姜汁飲料、姜汁啤酒、生物抗氧化劑等系列產品,銷往全國和世界。
蕎麥五谷面
28.png (660.03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蕎麥面中富含膳食纖維,可防止脂肪堆積,黃酮類物質比較豐富,可以滅菌消炎,護血管、 降三高,也是唯一集齊七大營養(yǎng)素于一身的谷物,稱為“減肥美食”、“五谷之王”,深受健身達人、減肥達人的喜愛。
池州美食
陶公如意卷
29.png (300.24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陶公如意卷與著名詩人陶淵明有著深刻的淵源。史載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東流為彭澤屬下黃菊鄉(xiāng),盛產菊花,后人仰慕陶淵明,將當地菊花制成多道菜肴美食,遠近聞名。2021年,飛地學苑民宿在前人基礎上,采眾家之長,將陶公摯愛的菊花與青紅椒、里脊肉、香菇、蛋皮融合,研發(fā)成“陶公如意卷”,其味濃郁,悠然香氣旋繞而來,在齒間久久未散。
安慶美食
天柱山糯米封缸酒
30.png (373.64 KB, 下載次數: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糯米封缸酒制作技藝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元和年間,宋末抗元英雄劉源以天柱山為大本營,聚集大別山區(qū)英雄豪杰在此“煮酒論英雄”。糯米封缸酒歷經70道工序,經天然發(fā)酵封缸而成,富含鋅、鐵、硒等18種微量元素,有“液體蛋糕”之稱,其封缸、窖藏、壓榨等工藝現代技術都無法替代。
黃山美食
徽州臭鱖魚
31.jpg (136.4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臭鱖魚與徽商息息相關,最早是清代長江做生意的魚販將鱖魚帶到徽州,因為路途遙遠,用淡鹽水保鮮,回家后魚已經輕微發(fā)酵,勤儉的徽州人用紅燒的做法成就了這道美味。
田園徽州燒餅
32.png (551.29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9-25 13:23 上傳
徽州燒餅,又名“黃山燒餅”,亦稱“火爐餅”,遠近聞名,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因焙烤后色澤金黃,故別稱“蟹殼黃燒餅”。徽州燒餅“香甜兩面黃、外扣芝麻內插酥”,是黃山乃至古徽州傳統特色民間小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