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煙雨墩,恢復對外開放!
如果說鏡湖是蕪湖人心中最難忘的一道倩影,那么靜臥鏡湖西南角的小島——煙雨墩恐怕就是這道倩影上那顆最動人的朱砂痣。小紅樓里的阿英藏書、島上的王瑩雕像……連同他們救亡圖存的光輝形象和斗爭歷史都深深刻在蕪湖人的腦海里,成為經久不滅的城市記憶。
日前,經過新一輪提升改造后的煙雨墩再次恢復對外開放。
再次踏入煙雨墩,清風拂面,滿目綠柳,心曠神怡。一進門,蕪湖人熟悉的小樓就在右手邊。這里正是安徽文化名人藏館所在地。進入小樓內,一層和二層分別設置有阿英藏書陳列室、洪镕藏書陳列室和王瑩資料陳列室等。
640 (11).jpg (285.03 KB, 下載次數: 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0-19 14:16 上傳
修繕提升后的藏館,展陳形式更加豐富現代,序廳——陳列室——臨展廳,觀展線路更加明晰,藏書、手稿、圖書、戲劇圖片、抗戰遺物等展陳內容更加豐富準確,愛國主義教育元素更加凸顯。
640 (10).jpg (237.44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0-19 14:16 上傳
阿英浮雕紀念基石、王瑩雕像,洪镕捐書紀念基石、留春園碑等仿佛一顆顆“珍珠”,散落在小紅樓的周圍,豐富多樣的紀念元素不僅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將這座小島點綴得更加生動。
640 (12).jpg (280.19 KB, 下載次數: 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0-19 14:17 上傳
小樓的后面,曾經的配套用房如今修葺一新,成了頗具特色的地方文獻閱覽活動空間——鳩茲雅集。這座建筑面積160多平方米的活動空間,內部設計采用了典雅的中式風格。6面大窗使得整座建筑通透怡人,讀者可以一邊閱讀,一邊看盡鏡湖美景。鑲嵌在鳩茲雅集側面墻體上的張孝祥湖面泛舟讀書的鐵畫,與鏡湖融為一體,頗有“繞院碧蓮三百畝,留春伴我春應許”的情境。
640 (13).jpg (152.88 KB, 下載次數: 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0-19 14:17 上傳
室內陳列有徽文化及蕪湖地方文化的精品書籍,可提供特色文獻閱覽、文化講座等公益服務,將成為我市公共文化服務的又一塊新陣地。
640 (14).jpg (189.52 KB, 下載次數: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0-19 14:17 上傳
從最早的蕪湖市圖書館,到設立安徽文化名人藏館,再到如今“上新”鳩茲雅集……這片四面環水,環境清幽的鏡湖小島似乎一直都是所有蕪湖人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
1953年10月,蕪湖最早的市圖書館在這里開館。1956年,圖書館藏書已達4.5萬冊。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市圖書館才搬到煙雨墩對岸西南面鏡湖路的圖書館大樓。
640 (15).jpg (129.88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0-19 14:17 上傳
安徽文化名人藏館設立于1987年,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依托展覽、講座等活動,成了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是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十佳閱讀推廣空間,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640 (16).jpg (319.53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0-19 14:17 上傳
2022年度,安徽文化名人藏館提升改造項目列入市政府投資計劃。項目計劃總投資800萬元,包含建筑修繕加固、消防工程、景觀提升、陳列布展提升等四個子項目。
項目去年8月動工后,對煙雨墩功能布局、房屋安全、基礎設施、環境景觀、陳列布展等進行了全方位優化升級。今年9月,藏館陳列布展提升項目通過專家驗收。目前,功能布局進一步優化,消防安防等基礎設施提升完善后的煙雨墩再次恢復向社會公眾開放。
安徽文化名人藏館繼續實行全年免費開放(周一閉館)。個人參觀攜帶本人身份證、社保卡等有效證件入館。團隊參觀須提前一周預約。鳩茲雅集坐席實行實名制預約。團隊須提前一周預約。
來源: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