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師大學子,騎車兩天回家!
放假后怎么回家?安徽師范大學供應鏈管理專業(yè)大三學生儲成宜選擇了騎行。從蕪湖到安慶,250多公里,整整騎行兩天。一路上,這個20歲出頭的小伙遭遇大霧、停航、迷路、體能極限,也看見風景,邂逅驚喜和善良,最終安全返家并收獲了一段珍貴的成長經(jīng)歷。
為獨自騎行做足準備 網(wǎng)友為其喝彩
到記者發(fā)稿時,儲成宜記錄騎行經(jīng)歷的視頻贏得廣泛關注。很多網(wǎng)友在他的視頻下留言點贊,“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小伙子,勇氣可嘉,年輕人的精氣神在你身上得到展現(xiàn),支持你!”
640 (9).jpg (368.71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 14:01 上傳
“騎行回家,不單單是鍛煉身體,而是挑戰(zhàn)自我、尋找自我的一種方式。” 儲成宜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騎行回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jīng)歷了很久的身體和心理準備,“進入大學后,學習沒有什么壓力,生活循規(guī)蹈矩,甚至感覺有些頹廢。上個暑假,我看了一部電影《白日夢想家》,電影中男主角尋找自我的經(jīng)歷特別感染我。我想通過運動騎行這種方式找回曾經(jīng)那個朝氣蓬勃、拼搏上進的自己。”
640 (8).jpg (63.37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 14:01 上傳
為了實現(xiàn)騎行250多公里回家的目標,本學期儲成宜堅持每晚5公里的體能訓練,還自學了修車等知識,利用地圖軟件規(guī)劃了騎行路線,算好了中途的休息和補給點。
250公里騎行 一路“狀況不斷”
計劃似乎永遠趕不上變化。盡管出發(fā)前做足了準備,但在兩百多公里的騎行路上,儲成宜依舊“狀況不斷”。在他自己拍攝的視頻中,這個小伙每次遇到問題或困難時總是先“哈哈”笑上兩聲,自嘲過后再找應對之策。
剛出發(fā),他就遇上了輪渡停航。儲成宜沒有悻悻而歸,而是趁這個時間折返吃了早餐買了飲用水,又不緊不慢地看了一會江景,還用鏡頭捕捉到了正在江中翻騰的江豚寶寶,最終在10點多趕上了當天的頭一班輪渡。
640 (7).jpg (53.36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 14:01 上傳
從無為到廬江的路上,已經(jīng)騎行一天的儲成宜感到體力透支,又餓又渴,路邊沒有商店可以補給,距離自己休息的酒店還有幾十公里,眼看天色漸黑,唯一的辦法就是硬撐著往前騎。
即使在這樣的時刻,儲成宜在視頻里依舊“哈哈”了兩聲,將鏡頭對準了路上一位趕鵝回家的老人,視頻文案這樣寫道:“大鵝走路一晃一晃的,哈哈好可愛,我想,應該也很好吃。”
640 (6).jpg (135.91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 14:01 上傳
在儲成宜的視頻里,類似這樣饒有趣味的小細節(jié)俯拾皆是。他告訴記者,騎行路上,他最大的感受是,走得太急可能會錯過風景,慢一點反而會更“快”。“如果不是大霧輪渡停航,我可能會餓著肚子上路,也不會那么幸運看到江豚。如果不是因為沒有找到酒店,也不會碰到那位主動問我是否迷路的熱心大爺。到了桐城,我干脆慢了下來,在這座距離家很近卻從沒來過的小城轉了兩小時,看看人群,看看街景。我想,這些才是這一路更寶貴的東西。”
熱愛就去做 期待更遠的風景
回到家,小儲舍不得休息,硬是花了三四天的時間編輯視頻,寫作文案。“無論是剪視頻還是寫文案、AI配音,我都是第一次。奇怪的是,我心里沒有一丁點的畏懼情緒。遇上不會的我就在網(wǎng)上搜,很快就上手了。”
最終呈現(xiàn)在網(wǎng)友眼前的騎行視頻長達15分鐘,文案近5000字。“每一幀畫面、每一個字符,都是有感而發(fā),覺得這段經(jīng)歷很有意義,所以記錄下來,放到了網(wǎng)上,只是對自己的一篇日記,沒想到有那么多人來看。”
儲成宜說,騎行回家只是開始,下一次,自己會將騎行的目的地放在新疆。“我知道,一路上可能會遇上更多不可預料的困難險阻,但是那又怎么樣?我還是擁有再次出發(fā)的勇氣!”
640 (5).jpg (100.6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 14:01 上傳
或許,正像他在自己的視頻中說的那樣,“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次漫長的騎行,而每個人,都在這個旅程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寒冷的風仿佛是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困境,它席卷而來,讓我們感到不安和脆弱,然而只有在面對這些挑戰(zhàn)時,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內(nèi)心的力量……所以各位,愿我們都能擁有面對挑戰(zhàn)的勇氣,堅定的信念,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來源 大江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