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蕪湖新聞網
鳩江區四褐山街道老年學校舞蹈教室里,學員們隨著老師的口令輕盈起舞。迎國慶特別節目——舞蹈《誰不說俺家鄉好》正在學校老師的組織指導下,有序排練中。
除此之外,修身養性的太極拳、姿態婀娜的民族舞、干貨滿滿的國畫課、韻味悠長的梨簧戲、靈動優美的柔力球等19個班級,近20門課程,也在這座兩層的街道老年學校內周周演繹,日日上演。
從物質層面的老有所養,到精神層面的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近年來,鳩江區四褐山街道與街道老年學校持續發力,積極推動 “在學習中養老” 成為街道 “銀發一族” 最為熱衷的養老方式,讓積極、健康的老齡化理念深度融入到整個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多措并舉,繪就 “老有所學” 暖心畫卷
2023 年,四褐山街道在鳩江區教育局的資金支持下,積極推進老年學校的改造項目。歷經申報項目、實地勘察、資金保障、招標施工等一系列流程,扎實落實改造工作,修繕辦學場所,優化辦學環境。
老年學校充分整合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文體活動室、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各類設施資源,為老年人提供舒適的學習場所。同時,積極申報學校黨支部遠程教育教學站點,強化老年信息化教育,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多樣化、便捷化的學習需求。
統籌老年教育多方聯動,依托黨建聯盟平臺,將街道老年學校融入社區共建單位項目庫,通過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等多種方式推進老年教育工作。結合老年人實際需求,開展喜聞樂見的課程和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教育服務,豐富老年居民的文體生活。
四褐山街道老年學校校長江春保表示:“致力打造‘有藝可學’的老年學校,讓‘養老’華麗轉身為‘享老’”,學校以鑄就具有四褐山街道特色、品牌、品質的老年教育名片為目標,以優秀的課程、精彩的節目、出色的作品,努力實現全街道老年教育全民化、多元化、精品化發展。
截至目前,四褐山共有 1 所街道老年學校,4 個社區老年教育學習點,初步形成了 “老年學校 — 社區教學點” 老年教育體系和 “街道 — 社區” 服務網絡全覆蓋,全力滿足老年人就近便利的學習需求。2023年,四褐山街道老年學校榮獲安徽省省級示范校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聚力賦能
激情昂揚的紅歌、姿態優美的舞蹈、宛轉悠揚的二胡、活力四射的健身操……在四褐山街道,隨著一場場 “老有所學” 進社區活動的火熱開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門口暢享 “文藝大餐”。
四褐山街道老年學校黨支部書記、副校長程紹掌介紹:“以‘有所為’增添‘銀發美’,讓全街道老年人出家門就能進校門,切實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持續推動新時代老年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區第一個備案成立黨組織的老年學校,該校根據社區老年人的學習需求,開設專業課程,選派專業師資提供公益教學;組建以老年學員黨員為骨干的志愿者隊伍,到志愿服務點開展教學輔導和文藝指導,擔當社區文藝和志愿服務的排頭兵,引領帶動廣大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傳遞增添正能量。
堅持以學促為、學為共促,引導教師和老年學員從在學校里按部就班地教與學,轉變為到社區去志愿服務和輔導,繼而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大陣營,成為參與和推動社區發展的主人翁。近年來,老年學校組織學員黨員、志愿者在各社區開展教學輔導、社區黨建、文明創建、垃圾分類、防汛抗災等各類志愿服務數百次,為和諧社區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以黨建為引領,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目標,在四褐山街道黨工委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老年學校積極推進學校優質資源下沉基層、輻射社區,助推廣大老年人成為基層治理新主角,激活基層治理新力量,提升社區治理新效能。
提質賦能,融入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大潮流
6月16日,四褐山街道12支隊伍、100多名選手齊聚一堂,共同演繹太極之美。整齊劃一的動作,剛柔并濟的演繹,充分展現了太極拳的獨特魅力和老年朋友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不僅為老年太極拳愛好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也進一步推動了太極拳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作為四褐山街道全民健身服務點,老年學校一直致力于太極拳的教學和推廣,傳統太極拳輔導老師蔣潤華就是其中的代表。2023年,蔣潤華以老年學校太極拳輔導員,安徽省一級教練員、裁判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身份走進育瑞實驗小學,開展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教學試點。自此,每逢周三下午,她便帶領該校 60 多名學生一同習練太極。
蔣潤華介紹:“老年學校不是一個‘老去’的地方,而是一個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發光發熱的精神樂園。” 她于2008 年入學鳩江區老年大學,隨后歷經從學員到輔導老師的華麗轉變,見證了四褐山街道老年學校的成立、發展和壯大。“這里有與時俱進的課程,有旺盛的學習熱情,有對幸福生活的重新定義,很多老齡學員們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和樂趣,并專注地享受其中。”
家門口就有老年學校可讀,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可去,還有社區的志愿服務隊伍可以參加。老年人們與整個街道的經濟社會發展脈搏一起躍動,讓夕陽紅的幸福旋律在大美四褐山奏響。一個“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老有所獲” 的幸福養老新平臺正逐步構建起來。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