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今天是植樹節,記者從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局)獲悉,我市正大力開展春季造林行動,今年截至3月6日已完成人工造林8375畝,全面完成年度計劃。同時,已完成封山育林5700畝、退化林修復2210畝、森林撫育20300畝,全面推進高顏值、高價值、高品質、高質量綠美江淮建設。 為科學造林,進入春季后,我市搶抓氣溫回暖有利時機,規范造林施工技術,大力營造混交林,實現增綠與增效并重、綠化與美化同步。另外,通過加強新造林管護撫育,確保造林成活率。 義務植樹是每一位適齡公民應盡的義務。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義務植樹添新綠,掀起了擴綠興綠的新熱潮。據了解,為拓展義務植樹履責渠道,我市正推行“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包含造林綠化、撫育管護、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讓綠色在江城大地上蔓延。今年以來,我市通過義務植樹網站已發布面向公眾報名的義務植樹活動8個,預計義務植樹適齡公民盡責率將超過92.5%。 植下一棵樹,收獲萬點綠。一片片綠意也成了撬動鄉村生態振興的新杠點。目前,我市正大力實施“百村千樹”工程,動員村民自行拆除無功能房屋,整合資源實施綠化美化,鼓勵和支持發展庭院林業經濟,提高村莊綠化率。據統計,2024年以來,我市已成功創建無為市泉塘鎮、南陵縣煙墩鎮、繁昌區峨山鎮3個綠美鄉鎮;無為市昆山鎮三公村丁家山自然村、南陵縣家發鎮聯三村鐘村中心村、灣沚區花橋鎮橫崗社區鳩茲灣、繁昌區孫村鎮中分中心村等10個綠美村莊,鄉村人居環境和綠化美化水平都明顯提升,共繪鄉村綠美新圖景。 此外,2024年全市還完成建設“蕪小園”21個、綠道23公里、綠美園區2個、綠色工廠11個、綠美科創平臺1個,綠色學校97個,圓滿完成了2024年綠美江淮行動任務。為打造綠美江淮示范點建設,目前蕪湖市正在市內長江沿線建設黑沙洲生態涵養區、外龍窩湖濕地公園、惠生聯圩生態公園、十里江灣人民公園、四褐山公園、天門山景區等長江生態廊道景觀節點,構建長江(蕪湖)百里生態江灣,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生態共建的獲得感、幸福感。 大江晚報記者 芮娟 實習生 翟爽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