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國家重視,加之社會對于技能的要求和需求,意味著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可估量。但與此同時,大學的持續擴招也使更多的學生有了上大學的選擇。讓人兩難的問題來了,是選擇上職業學校還是選擇上大學?在做最終抉擇之前,就業率、收入一定會成為學生和家長考慮的重要因素。
其實,這樣的難題不僅僅困擾中國的父母學生,也同樣讓英國的家長、青少年兩難。近期,一份來自英國的報告就從回報率方面揭示了英國大學教育和學徒教育的現狀。
a0f1185a8ade18b9-4fa522bd233bbcd4-0573b62bc6c393e1f7065160c974708b.jpg (24.08 KB, 下載次數: 37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14 08:52 上傳
據英國《衛報》報道,一份薩頓信托報告揭示了英國頂尖大學學位的教育投資回報率。該報告評估,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畢業生每年的平均學位回報率比非羅素集團大學的回報率要多出1萬多英鎊。
眾所周知,成立于1994年的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ell Group)由包括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在內的24所英國一流研究型大學組成。該高校聯盟被稱為英國的“常春藤聯盟”,代表著英國最頂尖的大學。來自薩頓信托的報告顯示,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畢業生的年平均收入為4.6萬英鎊,而羅素集團的其他大學的畢業生平均年收入則低于3.6萬英鎊。
對于只完成了A-Level學業的學生來說,其年平均工資為2.3萬英鎊。對于沒有取得任何文憑的人則只能掙到更少的年均1.6萬英鎊工資。
薩頓信托致力于通過教育提升社會層級流動,關注英國的學徒制和學徒們的創收能力。該報告指出,最優秀的學徒的年平均收入比普通大學生多5萬英鎊。該報告將其稱為英國學徒技術級別的勝利,比如,一名擁有5級資質(英國的學徒級別從低到高分為8級,8級最高)學徒的終身收入為143萬英鎊,而非羅素大學集團學生的終身收入總和則為138萬英鎊。相比之下,劍橋、牛津的畢業生收入最高,達到180萬英鎊,而羅素集團其他大學的畢業生的終身收入可達160萬英鎊。
Img214931983.jpg (141.56 KB, 下載次數: 3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14 08:52 上傳
盡管最優秀的學徒的創收能力是極具競爭力的,但鑒于目前60%的學徒水平都在2級,只是達到了GCSE標準(GCSE,全稱: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相當于中國國內的初中考試文憑。),因此并不能獲得高收入的工作。英國政府計劃在2020年前,培養300萬的學徒,但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學徒恐怕只會停留在2級水平。
薩頓信托主席彼得·藍普爾爵士表示:“這個報告告訴我們最好的學徒制能像研究生學位一樣為人們提供經濟保障。盡管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培養300萬學徒,但是在過去兩年,英國只有3萬個比較優秀的學徒。未來,作為除A-Level課程和大學學位之外的額外選擇,我們需要更多優質的學徒。同時我們也要調整好存在于學徒制老師、父母及年輕人之間根深蒂固的負面學徒文化。”
大學智庫 Million+挑戰了薩頓信托的結論,并表示學徒的高工資只適用于一小部分5級的學徒,而且其終身收入之所以高,源于其開始工作的時間較早。
Million+的首席執行官帕姆·塔特羅表示終身收入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并非只是社會背景,一些學生在入校時可能就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優勢。英國的確需要技藝精湛的勞動力,但是如果只是擇優挑選學徒,并將其收入與普通大學畢業生的收入相比,那么這種比較方式是錯誤的。報告中所闡述的小部分5級學徒的收入優勢只是由于其從業較早。
英國倫敦城市行業協會的總經理科斯蒂·唐納利則對這一報告結論表示贊同:社會往往會誤導年輕一代使其相信高學歷才是最好的選擇,而某些領域的高收入畢業生往往是被曲解。這個報告告訴人們,當學徒在經濟上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20120320180128640.jpg (50.88 KB, 下載次數: 30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0-14 08:52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