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妮子愛長發 于 11-10 10:21 編輯
小妮子聽說又有一款新型智能機器人研發出來可以取代一部分快遞員的工作,不禁感嘆一句,未來的日子真是越來越不好混了。。還是來看看這是個什么東西吧。
640.webp.jpg (92.62 KB, 下載次數: 2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0 09:58 上傳
自從 Amazon 決定未來要利用無人機來為用戶送貨之后,整個產業鏈都在積極跟進,似乎這份工作已經非無人機莫屬了。但是一間由兩位 Skype 的聯合創始人建立的新公司卻為這個結論畫上了一個大大的疑問,因為他們覺得:機器人比無人機更靠譜。Ahti Heinla 和 Janus Friis 都是 Skype 的聯合創始人,他們新公司的名字叫做星艦科技( Starship Technologies)。他們已經正式發布了第一款小尺寸的六輪送貨機器人,能夠將大約 40 磅的東西送到距離 1.6 公里的用戶手中,然后再自己跑回自己的倉庫進行充電。
640.webp (1).jpg (51.12 KB, 下載次數: 28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0 10:03 上傳
640.webp (2).jpg (46.91 KB, 下載次數: 2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0 10:03 上傳
這款機器人主要著眼于散貨運輸市場,當然標準化的打包運輸(參考集裝箱)效果會更好,而且它成熟之后的費用將比人力低 5 到 15 倍。在談到公司的目標時,公司的首席商務官 Keith Cornell 這樣說到:光是美國和歐洲,每年郵寄雜物和小件物品的總數就能夠達到 1300 億次。我們希望通過這機器人的應用來改變最后1英里的送貨方式。
一、使用起來會很復雜么?
機器人的運作方式其實很簡單:首先用戶首先下訂單,列清楚需要運輸的物品和能夠上門取貨的空閑時間。在指定的時間,一個機器人就會從其平時呆著的樞紐中出發,自動前往用戶所在的地址,然后取走貨物,或者送達貨物。
640.webp (3).jpg (58.92 KB, 下載次數: 3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0 10:03 上傳
但是他們并沒有將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作為主要的使用環境。他們設計中更偏向于每平方公里大約 400 戶人家的區域,基本就是國外一般小城鎮的規模。因為機器人不能很好的處理很多大都市中心的交通和人類的復雜行為。
Heinla 還表示:機器人能夠識別和避免大多數的障礙,包括人或寵物,以及遵守交通信號燈和規則。
640.webp (4).jpg (54.41 KB, 下載次數: 2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0 10:03 上傳
即便理想使用環境已經不像大城市中心那樣復雜了,但機器人要正常運行仍需要很多額外的步驟: 首先人工將服務區域的道路記入地圖,并且設計出機器人能夠安全運行的區域;然后一開始 50% 的工作時間還需要人工介入,經過一段時間后才能夠實現接近 100% 的自主運行。
二、大媽:這個機器人不錯,能抱走么?
640.webp (5).jpg (30.23 KB, 下載次數: 29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10 10:03 上傳
這款機器人本身裝備了很多的攝像頭以及感應器,控制人員能夠通過攝像頭監視機器人的運作,并且通過網絡實現實時遠程控制。當然很多人會關心這個機器人會不會被盜,因為也內置了喇叭和 GPS ,當有人意圖不軌的時候,控制人員能夠直接對小偷警告并且報警。
三、跨不過的坎:法規
這款機器人毫無疑問已經劃歸到了自主機器人的范疇,但是不同的國家,州乃至城市對機器人都有不同的法律。首席運營官 Allan Martinson 表示: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在相當多地區還是有比較大的實現可能的。他們現在已經收到了在倫敦的格林威治區進行機器人的實驗,但最近倫敦大都會警方已經宣布平衡車在人行道行駛為非法,使得法規方面的擔心再次增加。
Martison 還表示:這不是一輛車,因為它是用來在人行道而并不是在道路上使用的,就不應該劃歸車輛的范疇。
四、快遞員要下崗了么?
無人機大潮愈刮愈烈,越來越堵的人和公司嘗試拓展無人機在運輸方面的市場,但是無人機在如何更加經濟和安全實現運輸系統方面仍有一段路要走。而得益于自動駕駛的相關技術,陸地出發的機器人在先天方面就更加容易實現。
與其將無人機與機器人定性一種競爭性的關系,倒不如將他們看做一個整體,因為他們共同的目標,就是打造一套無人化的運輸系統。但在完全解決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疑問之前,人力運輸終究無法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