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起,央行正式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以置換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央行年內的第四次降準,前三次分別為1月、4月、7月,分別釋放流動性4500、4000、7000億元,本次降準力度高于前三次。
微信圖片_20181017101255.jpg (317.4 KB, 下載次數: 5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0-17 10:13 上傳
央行為何屢屢降準 央行降準就是降低央行存款準備金。存款準備金是各大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款必須交的準備金,央行要求銀行上交存款準備金是為了防止商業銀行盲目放貸,導致銀行沒有充足資金兌現儲戶的存款。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將有更多的資金流入市場。
對于此次降準的原因,央行表示,降準是為了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及創新型企業支持力度。
微信圖片_20181017101259.jpg (293.12 KB, 下載次數: 5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0-17 10:13 上傳
分析指出,本次降準的金融背景,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度依然較大。盡管之前央行三次定向降準的目的之一均是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然而,在金融監管環境趨嚴、銀行資產大量回表的過程中,商業銀行通常傾向于削減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而此次降準有助于改善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
降準對樓市有何影響? 雖然央行降準并不是針對房地產市場推出的政策,但卻在房地產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不少房企都對于央行降準將為樓市帶來的利好作用表達了充分的看好,某房企相關負責人認為,其實,每一次降準,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樓市都會有較為積極的反應。從全國范圍來看,近期房企拿地的積極性有所減弱,尤其是流拍土地數量增加,所以降準其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貸款成本,對于部分中大型開發商獲取商業銀行信貸有較為積極的作用。同時,降準以后,或多或少會刺激銀行增加對于個人按揭貸款發放力度。此外,降準還可能帶來一些邊緣性房地產業務的發展,尤其是一些和創新支持的業務,包括長租公寓項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發展等,都會獲得較好的貸款政策支持,這也將利好房地產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
微信圖片_20181017101303.jpg (257.45 KB, 下載次數: 5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0-17 10:13 上傳
相對于房企的樂觀態度,資深媒體從業人員王女士則認為,千萬不要夸大降準的影響。其實降準對樓市的影響非常有限,尤其對于蕪湖這樣的三線城市,決定房地產市場情況的關鍵因素還是供求關系。房地產的最大限制條件就是金融的嚴控,其中包括土地端和銷售端,在土地端,房企開發貸受到嚴格的信貸政策管控,而銷售端又受‘限價’政策以及個人房貸利率提高的掣肘,此次降準并未涉及這幾方面的放松,因此,并不會對房地產產生大的影響,未來的樓市應該會以穩定為主。
來源:今日蕪湖
你覺得 對蕪湖樓市 會產生什么影響?
——— End ———
本帖為紅包帖 寫評論拼手氣領紅包 紅包限發帖24小時內領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