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我市發布了《蕪湖市濕地保護總體規劃(2017—2030年)》,進一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該規劃期限為2017年—2030年,分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規劃階段。按照前期目標,我市將晉升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新建省級濕地公園5個,新建市級濕地公園9個,新建濕地保護小區4個。至2020年,全市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濕地公園16個,濕地保護小區4個。 至2030年,建立全面的濕地保護、管理和可持續利用體系,實現全市濕地保有量78947.96 萬平方米不減少;全市形成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濕地公園、9處省級濕地公園、14處市級濕地公園、6處濕地保護小區,全市90%以上的天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同時,建設濕地動植物監測站點7處,濕地保護宣教中心12處;建設濕地生態綠色養殖示范、濕地生態綠色種植示范、濕地生態旅游發展示范等可持續利用示范工程20處以上。
按照合理布局、強化功能、分區保護的原則,該規劃構建了我市“一帶四區多點”的濕地保護總體布局。“一帶”是中部長江濕地保護修復帶,“四區”是南部和北部丘陵水源涵養區、東部和西部平原水網濕地生態區,“多點”是環湖濕地生態保育點。同時,建立濕地分級管理體系,將蕪湖市濕地劃分為國家重要濕地、省重要濕地、市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其中,蕪湖市的揚子鱷保護區濕地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南陵奎湖省級濕地公園列入省重要濕地。同時,采用拆除圍網、退漁還水、退養還灘、退耕還濕、清淤疏浚、生態移民等舉措,對濕地環境進行整治。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