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黃萬香13歲。“改革開放”四個字意味著什么?這個家住蕪湖清水鎮軍灘大隊的小姑娘無法理解也并不關心,她心里時時盤算的是,什么時候能帶著弟弟去大隊蹭一碗白米飯。時隔40年后的今天,黃萬香坐在自家企業的辦公室,向記者講述40年來的生活變遷,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眼泛淚光。她說,大家都說最好不過“夢想成真”,而改革開放則讓做夢都想象不到的幸福生活變為現實。
讓千千萬萬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正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目標。對于國家來說,改革開放是波瀾壯闊的偉大變革;對于我們每一個小小個體來說,改革開放則是改變命運的溫暖之手。今天我們每一個人的“小確幸”,除卻自身的努力,更多的是來自國家政策的“大變革”。
放眼蕪湖40年的改革發展實踐,無論改革開放的領域拓展到哪里,無論外部條件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始終不變的是以人民為中心。40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奏響了一曲民生幸福的時代華章。
衣食住行折射時代變遷
回望改革開放40年,蕪湖攻堅克難,篳路藍縷,發展活力充分迸發,社會財富競相涌流。40年來,經濟總量從全省第9位躍居僅次于省會合肥的亞軍,GDP從1978年的7.4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100億元。
大河有水小河滿,居民的“錢袋子”隨之鼓了起來:1978年,蕪湖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元,2017年達到35175元,增長了87倍;1980年,蕪湖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元,2017年達到18830元,增長了97倍。
收入攀升給生活品質帶來的巨變,鏡湖區退休老教師洪旭蓉有著切身體會。在她家里,厚厚一沓工資條、票據、記賬本已經泛黃,記載著40年的時代變遷。“我和愛人都是教師,上世紀70年代末時,月工資只有30多塊錢,住的是狹小的學校宿舍。”洪旭蓉清楚地記得,那時候很多同事結婚都是“眾籌”買家具,“今年你結婚大家湊錢給你買個五斗櫥、柜子,明年我結婚大家再湊錢給我買。”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如今,洪旭蓉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老兩口退休后愛上了旅游,盡情享受著富足的生活。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要素,從這四個方面看改革開放以來蕪湖的巨大變化,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我們究竟走了多遠。“那時我們一家7口人,只有我父母兩個人掙工分,是全村最窮的人家。住的是3間草房,一日三餐稀粥能管飽就算很好了。”黃萬香回憶說,改革開放后,隨著政策放開,勤勞的一家人開始做起了小生意,日子蒸蒸日上,“現在我們姐弟4人一家一部車,好日子千言萬語說不完。”
衣,從“黑藍灰”到“個性化”;食,從“解決溫飽”到“吃得健康”;住,從“蝸居”到“樂居”;行,從“兩條腿”到“四個輪”——改革開放的時代進程中,我們是親歷者,更是受益者。
聚焦熱點打造民生“升級版”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中,寥寥數語描述出古人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數千年時光倏忽而過,改革開放讓愿景走進現實。在今天的美麗江城,幸福就是夜色闌珊中的萬家燈火,是街角公園里的繁花似錦,是清晨校園里的朗朗書聲……
盤點40年改革開放民生領域成就,不難發現,蕪湖發展的每一步都與民生緊緊地“捆”在一起。市委市政府始終緊扣民生熱點,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重大民生領域成效突出,民生改善之路愈發寬廣。
教育,寄托著萬千家庭對美好生活的企盼。40年來,蕪湖教育領域成績斐然:在全省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全免費”;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享受“同待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實現從幼兒園到高職院校的全覆蓋;率先開展在線課堂實驗,優質教育資源推送到教學點和農村學校……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越來越多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社會保障,直接關系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0年來,我市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穩步推進,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日趨完善。目前,全市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自2005年以來連續14年上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都隨經濟社會發展得到相應提高。
2007年,蕪湖民生工程大幕開啟,公共財政“一緊一松”向民生工程傾斜。從2007年投入18億元實施23項民生工程,到2017年投入108.5億元實施32項民生工程,黨和政府端出一道道民生大餐,惠及380余萬城鄉居民。多年來,一批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標成為現實。
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站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起點上,蕪湖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黨和政府的奮斗目標,努力用一件件民生實事串聯起民生幸福的新篇章。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正向我們每一個人款款走來。
記者 鄭遠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