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里,提出了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對鄉村振興作出頂層設計和細化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2019年主要任務之一是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統籌銜接,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近在眼前,全國兩會期間,鄉村振興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改革開新局,破解“三農”難題
當前我國處于城鎮化快速推進階段,城鄉人口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全國人大代表陳錫文指出,目前仍然還有大約5.64億人在農村,即使到2030年城鎮化率達到70%,農村也還有4億多人。這么多人在農村生產生活,必須要實現城鄉協調發展,不能“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不能建設“一個發達的城市,一個落后的農村”。
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莊嚴承諾。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明確指出,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不動搖。
在2月20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要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逐項明確階段性工作舉措,推動鄉村振興一年一個新進展,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未來國家的現代化,目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明顯短板,解決三農現實問題已經是國家層面非常有緊迫感的課題。
今年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的開局之年。韓長賦說:“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要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推進農村改革。”
農村改革持續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新主體、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為農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驅動力。
集中居住,發展農村小城鎮大有空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意在讓鄉村盡快跟上國家發展步伐,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中國向現代化強國轉變,需要進一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便于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同時也要因地制宜引導農民集中居住,實現土地的集約利用,畢竟5億多農村人口全部進入大城市顯然是不現實的。
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在提案中建議推進農村集中居住。他認為,有條件的地區,把農民集中起來形成一兩萬人口規模的小鎮,可以更加方便和低成本地完成系列配套建設和服務,農民能過上和城里人相差無幾的生活,進而吸引更多人回到農村、建設農村。
圖片1.png (1.79 M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3-13 09:43 上傳
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從全球范圍來看,英國“鄉村規劃與管理”、韓國“新村運動”、德國“城鄉等值化試驗”以及日本“造村運動”,都有集中居住的現實經驗。
在我國,江蘇、湖北、四川等地,集中居住的探索已實施多年。蘇北一些農村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采取優先進城、鼓勵進鎮、積極集中的措施,合理選址、培育產業、打造特色、保護環境,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群眾的住房環境,穩步推進蘇北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已有初步成效。
在楊國強眼里,一兩萬的人口規模的小鎮,將衍生出更多服務需求帶來市場商機,因地制宜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民宿農家樂、休閑康養等,有助于實現農村人口的就地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經營體系+科技 助力農業現代化
當前我國農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大而不精的問題還比較突。全國人大代表徐建國建議,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發揮科技創新對農業的推動作用,要依靠科技力量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業轉型升級。
將傳統農業改造為現代農業,幾乎是每一個經濟體發展起飛的必由之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歐盟、日本、以色列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傳統農業進行了全面的改造,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借助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民資“下鄉”極大緩解了農業投入不足難題,加速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目前,國內已經有聯想、阿里、蘇寧、網易等不少民營企業開始在規模經營及農業產業化上試水,尋找更多長期發展機遇。碧桂園集團在2018年6月就宣布進軍現代農業,引入世界一流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布局農業全產業鏈,與農民共享現代農業發展的紅利。碧桂園正計劃在結對幫扶縣挖掘當地特色農產品,因地制宜創建循環、智慧等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圖片2.png (450.3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3-13 09:43 上傳
鳳凰優選超市一角
楊國強委員建議,在引導農民集中居住基礎上,可對原來村落開展土地平整,盤活閑置土地,平原地區可進一步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民還可到合作社打工掙錢,解決部分就業問題。
陳錫文代表建議,今后要重點培育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這兩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落實扶持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完善“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利益聯結機制,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