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估計是沒有了, 不過安徽又要降溫+下雪了!
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最新消息, 今天開始,安徽省南部將迎來一股較弱的冷空氣,由于冷空氣強度較低,今明兩天我省天氣以晴好為主,大部分地區所受影響不大,都以多云為主,只有明天江南局部地區可能會有零星小雨。
16日夜里到17日,一股強冷空氣來襲,將帶來一次較為明顯的降水過程,由于氣溫較低,屆時大江南北都會相繼出現雨夾雪或雪。
強冷空氣到來將帶來降溫,預計未來三天我省局部地區最低氣溫將降到零下6℃左右。
看到了木有, 這次是“大江南北”都會下雨雪的說! 加上降溫,大概是↓↓↓ 這樣的↑
有網友(單身狗)就問了:天氣這么冷,又要下雪了,我又木有女盆友,咋過咧?晚報君教大家幾個御寒大招,一起應對馬上到來的寒冷冬夜吧! 1衣服:[size=1em]保暖三部位最關鍵
防范關節疾病,日常的保護和治療很重要。解放軍301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蔡谞指出,秋冬季節,天氣寒冷要做好膝關節的保暖工作,預防和控制關節炎感染,尤其是中老年人、體重超標人士以及愛穿高跟鞋的年輕女士等關節疾病高發人群更需要特別留意關節的保護,勿過度運動。
還有人手腳總是很涼,尤其是冬天更明顯?要解決手腳冰涼這個問題,首先要好好給對寒冷反應敏銳的腰部保暖,這樣有助于保持全身的溫度,有助于心臟發出指令向手腳輸送更多的血液和熱量。這樣手腳溫度也就高起來了。
因此選擇保溫性能好的內衣、護膝等,可以預防腳冷。洗完澡睡覺的時候,要穿上可以使脖子和腰部保暖的睡衣。
2飲食:[size=1em]吃點暖身食物
在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徐菊麗看來,冬天多吃三種干品水發蔬菜,可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紫菜含有鈣、碘、鐵等元素。由于鈣能幫助機體提高御寒能力,同時,紫菜中的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活性,對抗寒很有幫助。
蕨菜富含鐵和多種維生素,補充鐵元素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耐寒力。
海帶含有豐富的碘,碘是一種抗冷御寒的“啟動因子”,它可促進人體甲狀腺素的分泌,加速體內很多細胞組織的氧化,提高身體的產熱功能,使基礎代謝率提高,增強抗寒能力。
![]()
另外,生火中含鈣、鐵和碘的食物確實還不少,比如大麥苗中就含有這些營養成分,而且還其他的多種維生素和抗氧化酶等。還有一些食物本身屬熱性,比如喝點姜茶,吃點咖喱等,都可以為你暖身。 3住宿:[size=1em]保暖同時要防干燥氣溫驟降,很多家庭為了保暖而減少開窗通風,解放軍305醫院呼吸科劉勇謀主任指出,室內外溫差以及干燥的居室環境,導致干燥性鼻炎、咽炎以及季節性呼吸系統疾病高發,供暖期要加強室內通風、消毒與加濕。
怎樣加濕才能更有效的緩解室內干燥?河南省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柴峰為大家支了幾招,在加濕器中適當增加些輔料,加濕的同時還能殺菌潤喉。 殺菌消毒
供暖初期,燥熱的環境更有利于室內細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因此,最好在供暖后用食醋熏蒸法進行空氣消毒滅菌。每立方米空間用食醋5~10ml,以1~2倍清水稀釋后煮沸,每次熏蒸4小時,隔日熏蒸1次。 護鼻潤喉
將適量菊花、蒲公英、辛荑用水煎煮,取適量藥汁加入清水稀釋后加入加濕器中,關閉門窗,使水汽彌漫房間,除了能加濕空氣外,中藥的清熱解毒、芳香通竅的作用對緩解干燥性鼻炎、咽炎也很有好處。 清熱提神
如果抵抗力低弱,可以將清熱解毒口服液或雙黃連口服液加水稀釋后加入加濕器,能夠預防咽喉腫痛、鼻腔干燥,此外,在加濕器的水中滴幾滴風油,帶有風油的蒸汽對緩解冬日的困乏有一定的醒神開竅的作用。
這種變換方式的加濕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預防效果。柴峰主任同時提醒大家,在加濕器中兌入中藥水時要注意過濾稀釋,防止加濕器出風口的阻塞。 4按摩:[size=1em]身體自帶“暖氣”開關
氣溫降低后,很多人出現手腳涼、關節疼、頸腰椎疼痛等不適,其實這都和氣血不通暢有關。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程海英建議,多按摩三個穴位,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 大椎穴這個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頭下面,腰椎病的患者可以搓擦腰部。兩手搓熱緊按頸腰部,用力搓30次左右。有頸椎病的患者可以經常揉按大椎穴。 ![]() ? 合谷穴和足三里這兩個穴都是陽明經穴,陽明是多氣多血之經,對于經絡氣血的通暢關系重大。如果能每天堅持按摩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還可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