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新增兩條雙向“綠波走廊”
總長22.7公里, 沿途31個路口可實現(xiàn)一路綠燈 ——蕪湖交警打造“最多等一次”綠波樣板路
640 (3).jpg (169.41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7-28 09:26 上傳
隨著蕪湖市主城區(qū)城市功能集中,路網(wǎng)密度和道路面積率偏低,次干道、支路循環(huán)不足,部分節(jié)點路口路段的周期性、突發(fā)性擁堵現(xiàn)象較為突出,各種交通運行排堵保暢的提升任重而道遠。
640 (4).jpg (104.74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7-28 09:26 上傳
為進一步優(yōu)化蕪湖城區(qū)道路通行環(huán)境,提高主次干道通行效率,以實際行動深入推進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工作,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組織“智慧交通”專家團隊,集全市交通設施資源之力,通過精細化設定交通信號配時、建設“干道綠波”等措施,以精細贏時間,以時間換空間,充分發(fā)揮SCTAS信號控制系統(tǒng)在調控、均衡城市交通負荷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提升城市路網(wǎng)通行效率。
640 (5).jpg (116.45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7-28 09:26 上傳
日前,兩條總長22.7公里的超長雙向“綠波走廊”正式在蕪湖亮相上線,成為“最多等一次”綠波建設的“蕪湖樣板”。至此,蕪湖城區(qū)上線運行的“綠波干道”數(shù)量已達到8條。
什么是“綠波走廊”?
“綠波走廊”又稱“綠波帶”,是指通過合理設計道路上各個路口信號燈啟動時間差,讓按照設定車速在道路上行駛的車輛通過路口“剛好”遇到綠燈,實現(xiàn)少停車或不停車的效果,從而提升通行效率。
6個路段、31個路口覆蓋了“綠波”信號
長江路、神山路作為蕪湖主城區(qū)“五縱六橫”交通路網(wǎng)體系中的兩條重要干道,沿線建設了長江風景帶、大型商業(yè)廣場及多個單位、住宅小區(qū),是日常群眾出行的交通“主動脈”,工作日日均車流量分別高達3.2萬輛和2.4萬輛,車流密度較高。
640 (6).jpg (80.79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7-28 09:26 上傳
為了提升城市主干道通行效率和出行體驗,蕪湖交警在未增加財政投入的前提下,利用現(xiàn)有道路資源,深挖信號配時潛力,歷時38天成功打造兩條超長雙向“綠波走廊”,采用雙向綠波控制策略,綠波速度45—55km/h,綠波信號覆蓋6個路段、31個燈控路口。
22.7公里城市干道通行效率提升
神山路,東起徽州路西至赭山路,再由赭山路延伸至兩站廣場,全長6.5公里,途經(jīng)11個路口。
長江路,南起文津路北至長春路,全長16.2公里,途經(jīng)20個路口,是蕪湖市目前上線運行的距離最長、燈控路口最多的雙向“綠波通道”。
640 (7).jpg (152.99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7-28 09:26 上傳
根據(jù)城區(qū)交通潮汐變化規(guī)律,蕪湖交警融合自身的卡口、微波、線圈等前端感知設備數(shù)據(jù)和互聯(lián)網(wǎng)+交通大數(shù)據(jù),運用智能算法自動生成設計方案,采取雙向“綠波帶”控制策略,在不改變原有放行方式的前提下優(yōu)化路口配時和相位參數(shù),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減少雙向停車次數(shù)和行程時間,改善通行效率,實現(xiàn)“高峰通行效率大提升、平峰‘最多等一次’”的優(yōu)化目標。
目前,綠波路段共設置3套綠波配時方案,囊括了早7時至晚19時期間的早高峰、上午平峰、午間、下午平峰、晚高峰等多種潮汐時段,不同時段搭配不同信號燈配時方案。
來看看優(yōu)化前后的對比
長江路綠波效果評估:平均用時縮短至21—25分鐘,行程時間降低48.20%左右,平均停車次數(shù)縮減為0—1次/ 輛,停駛率減少85.70%左右,通行速率提升39.70%左右,成為緩解弋江路交通壓力、快速通勤中心城區(qū)的又一條南北走廊。
神山路綠波效果評估:平均用時縮短至8—9分鐘,行程時間降低60.10%左右,平均停車次數(shù)縮減為0—1次/ 輛,停駛率減少92.50%左右,通行速率提升51.50%左右,為分擔赤鑄山路交通流量、群眾快捷往返政務新區(qū)提供了又一個便利通道。
640 (8).jpg (122.03 KB, 下載次數(shù):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7-28 09:26 上傳
通過實地測試和交通大數(shù)據(jù)比對,自長江路和神山路實施雙向綠波控制后,大大提高了城區(qū)干道通行能力,減少了車輛的停車率和交通延誤,平均車速提升45.60%、區(qū)域擁堵指數(shù)下降12.36%、停車次數(shù)降低89.10%,也有利于避免車輛怠速運行,減少尾氣排放,得到了廣大市民群眾的認可和好評,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得到了較大幅度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綠波路段并非“一綠到底”。為保障路段雙向車輛通行,部分路口、時段可能會運用分段控制策略,科學調控車輛行駛速度和密度。
將探索建設城市交通干線“綠波網(wǎng)”
城市交通文明進步,高覆蓋率和精細化“綠波帶”建設是城市治亂疏堵的重要手段。繼長江路、神山路的“綠波帶”優(yōu)化提升項目建設完成后,蕪湖交警又啟動鳳鳴湖路“綠化帶”建設,力爭在短時期內再打造出一條城市快速通道。
下一步,蕪湖公安交警將根據(jù)道路基礎、交通流變化、信號控制等要素條件,不斷開展信號調優(yōu)和綠波設置與協(xié)調,探索建設輻射全市路網(wǎng)體系的城市交通干線“綠波網(wǎng)”,最大限度發(fā)揮“綠波”的科學效能,促使蕪湖市道路通行效率不斷提升。
綠波通行應注意哪些事項
蕪湖交警提醒市民群眾,綠波帶通行也會受到干擾,遇有機動車變道、緊急避險、行人穿行等外界因素影響,就會打破當前“綠波”通行狀態(tài)。
務必要關注信號燈變化,按照綠波速度行駛,不要過分在意速度而忽略安全,如果因速度不當脫離綠波帶,在距離路口較遠時發(fā)現(xiàn)綠燈即將結束,切勿加速通過,可停車等待下一個周期重新進入“綠波帶”區(qū)間。
希望廣大市民群眾能遵守交通法規(guī) 共同營造平安、暢通、有序的 道路交通環(huán)境
來源 大江晚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