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蕪湖新聞網
去年以來,無為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工委堅持以實施“雙創兩提升”工程為主線,立足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實際,把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作為深化城市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的重要突破口,不斷夯實基礎、做優服務、凝聚人心,助力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生活、參與基層治理、共享發展成果。
抓聯建共建摸清底數,筑牢“暖新”堡壘。堅持“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行業部門具體負責、屬地黨組織兜底管理”的理念,圍繞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和貨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大、無固定工作地點等特點,建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動態摸排機制,按照“底數清、情況明”的原則,探索總結了“兩找一核”工作法,即屬地社區網格員走家串戶“線下找”,市市監局、市交通局等行業主管部門通過綜合管理平臺“線上找”,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工委綜合比對核實,摸清全市新業態企業37家,新業態從業者1879人。精準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把政治業務素質好、了解黨建工作、組織協調能力強、善于溝通協調作為選派的基本條件,先后從市市監局、交通局及屬地社區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6名,結合“四訪四聽四講”活動實施,切實發揮好聯絡、協調、指導、服務作用,確保黨的聲音一傳到底、黨的工作一貫到底。去年以來,先后成立快遞、外賣行業黨組織2個,收到入黨申請書21份,吸收入黨積極分子6人,發展黨員1人。
抓八有八建全域覆蓋,做優“暖新”服務。認真落實黨群驛站“八有八建”工作要求,高標準在無為安德利、米芾和新百三個商圈打造戶外“暖蜂蕪優·驛家人”先鋒驛站3個,按照沿路、沿街、沿小區(網格)思路,改造核酸小屋“先鋒驛站”21個,為全市新就業群體免費提供“累了歇歇腳、渴了喝口水、閑時充充電、飯涼能加熱”等暖心服務,悉心打造市域一公里“暖新”陣地服務圈。構建黨建帶群建“五領十共”工作格局,持續開展“紅色暖新 新心向黨”十大行動,先后組織市市監局、交通局、教育局、工青婦和無城鎮等相關單位,有計劃、分步驟地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開展“暖新”活動百余場,在全市營造了紅色“暖新”的良好氛圍。如,市教育局組建“名師志愿隊”,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設“五點半課堂”,為新就業群體子女提供課后托管服務,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市司法局在公共法律服務大廳專設綠色窗口,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免費法律咨詢、代書、代理仲裁訴訟等法律服務。
抓平臺搭建凝聚人心,注入“暖新”源泉。精準把握快遞、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走遍大街小巷、服務千家萬戶”的獨特優勢,依托快遞、外賣企業黨組織組建“紅騎先鋒”志愿服務隊,統一張貼“紅騎先鋒”標識,通過“亮身份、樹旗幟”的方式樹立表率、示范帶動。支持鼓勵新就業群體黨員擔任社區流動網格員,引導他們成為基層治理的直接參與者。構建問題“發現—反饋—處置—激勵”閉環工作機制,建立“暖新小哥”微信服務群,快遞、外賣小哥以“隨手拍”形式向社區反饋發現的安全隱患、占道經營等問題。社區依托“雙報到雙報告”工作開展,推動問題快速解決。將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的表現情況作為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參評“兩優一先”和“最美系列”等榮譽的重要依據。成功舉辦“紅色暖新 新心向黨·蕪愛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主題活動,對“最美快遞員”“最美配送員”“最美主播”“最美司機”“最美環衛工人”等50名先進典型進行了表揚,為他們頒發了榮譽證書,贈送了“暖心禮包”,進一步增強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榮譽感和獲得感。
靳睿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