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一項重要內容。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著力培育高素質農民,將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1月8日,記者從蕪湖市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獲悉,近年來,為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現代化亟需的高素質農民,夯實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我市立足高素質農民日益增長的技術知識需要,聚焦“選育用”,探索建立高素質農民隊伍培育體系,全力推動我市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選”上下功夫 優化人才結構 鄉村振興,需要“領頭雁”。我市全面摸底調查,了解從業農民的基本情況。根據農業農村部提出的經營管理型、專業生產型、技能服務型三種類型制定了各類型培育學員申報條件,將高素質農民的收入、產業規模、示范帶動作用與外出務工人員收入相比較,科學確定申報標準。聯合依托相關業務單位,整合農業內部資源,充分發揮市縣鎮村四級農技推廣體系作用,依托農業龍頭企業、農民田間學校、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等作用,精確推薦一批愿意學、主動學、積極性高的培育對象。 “育”上下功夫 注重實訓促提升 近年來,我市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訓班36期、農民素質素養提升培訓班58個,圍繞糧油穩產保供和我市特色農業,主講水稻、淡水池塘養殖、五華雞、農村電商等,著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廣大農民可學可用,精準培訓補短板。 遴選大浦新農村試驗區、中聯智慧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7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作為高素質農民培育實訓基地和農民田間學校,供高素質農民考察學習和開展操作技術實訓,實現蕪湖主導產業“一社一校”,加快形成產業鮮明、各具特色的農民田間學校建設布局。 “用”上下功夫 激發創業熱情 為樹立先進典型,依托蕪湖市“紫云英人才計劃”,開展以高素質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創業之星”評選工作,每年評選出20位左右群眾廣泛認可、熱心公益事業、有良好口碑和聲譽的優秀高素質農民,給予每名10萬元項目扶持資金。截至目前,已評選出120位農村實用人才“創業之星”,已累計扶持1200萬元。 鼓勵知識青年、鄉賢、退役軍人、大學生等更好返鄉創業,讓科技、資金等要素進農村,每年評選出50位扎根鄉村、創辦鄉產、帶動鄉親的高素質農民“返鄉人才之星”,每人給予2萬元激勵。截至目前,已評選出100位高素質農民“返鄉人才之星”,累計激勵200萬元。 開展鄉村振興人才職稱評選,鄉村振興人才職稱系列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年齡、不唯獎項、不唯論文,面向長期扎根基層、從事適度規模生產經營的高素質農民。已推薦評審58名高級職稱,中級職稱已評審134名、初級職稱已評審276名。 大江晚報記者 顧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