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安徽多名小孩被騙
寒假里 孩子們接觸手機的時間更長了 騙子通過誘導實名認證 免費贈送游戲皮膚等方式 實施詐騙 家長孩子們注意了!
案例一
“警察叔叔,有個陌生人要我轉錢,
如果不轉他就來找我……”
2月2日晚7點多
岳西縣公安局中關派出所
接到一個小女孩報警
接警后
民警迅速趕到小女孩家里
她今年9歲
當天下午用奶奶手機玩游戲時
收到一條陌生信息
說該賬號未進行實名認證
需提供家長的身份證號碼
否則這個賬號就要被封停
640 (17).jpg (49.32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2-19 10:21 上傳
她便瞞著奶奶
將奶奶的身份證號碼發給了對方
隨后對方竟要求她
用奶奶的手機號及身份信息
申請網貸并轉賬
還威脅她
若不配合就上門來找她
王同學很害怕
這才和奶奶道出了實情
并主動報警求助
640 (16).jpg (39.65 KB, 下載次數: 1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2-19 10:21 上傳
“小朋友,這是騙子嚇你的,
他不敢過來找你的……”
民警幫助她卸載了該款游戲
并拉黑陌生號碼
現場開展反詐宣傳
并提醒家里大人
關閉免密支付功能
避免造成財產損失
案例二
近日
安慶一名小學生
用媽媽的手機玩手游
被騙10000余元
騙子以領取免費游戲裝備為誘餌
騙取孩子們的信任
QQ截圖20240219102015.jpg (37.13 KB, 下載次數: 1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2-19 10:21 上傳
案例三
近日,六安一位4年級的同學陽陽愛上了一款名為“蛋仔某某”的游戲,經常拿著爸爸的手機玩,由于爸爸楊先生工作繁忙,便沒太關注手機賬戶。
但是最近楊先生在付款時發現手機綁定的一張卡里余額不足,翻遍了手機也沒找到扣款信息,楊先生這才警覺,去銀行一查流水,竟然都流向了第三方,其中有一款大額買賣達9000余元。經過詢問才得知,是兒子玩游戲多次被電信詐騙,還被對方要挾刪除扣款信息,直到卡里余額不足,這才被發現。
無獨有偶,與陽陽類似經歷的還有小琪,六安的小琪在玩“蛋仔某某”的游戲時,有人冒充工作人員添加小琪說她前面打的流程和戰績需要清零,必須要繳納500元的費用才能繼續玩,否則只能重新再打。
玩游戲心切的小琪只得按照騙子的說法,添加了其QQ號。后來在騙子的誘騙下,小琪下載了屏幕共享軟件,一步步發送了驗證碼,小琪才發現,卡內的近萬元全部都被詐騙一空。于是小琪在家人的帶領下來到公安局報警。
警方緊急提醒
套路分析
1、騙子在抖音、快手等視頻號或者QQ、微信以及游戲界面發布“出售游戲裝備”“免費領取獎品”“免費領取游戲皮膚”等虛假信息,誘騙學生添加好友。
2、添加好友后,騙子向受害人強調“贈送”“不花錢”或“低價”等誘人信息,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易于操控的特點,哄騙、套路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進行轉賬操作。
3、在轉賬后,騙子會要求未成年人刪除聊天記錄、轉賬短信等信息。等學生自己醒悟過來發現被騙,騙子便會將其拉黑。
家長如何防范
1、家長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和銀行卡,不要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不要將支付APP設置為免密支付。
2、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反詐騙宣傳教育。不要理睬網絡上故意搭訕的陌生人,對于任何理由的轉賬、匯款要求,堅決不聽、不信、不轉賬。
3、對孩子使用的電腦、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經常性檢查,重點查看社交及銀行賬戶的支付款項。一旦發現孩子被騙,請立即保留證據,報警處理。
來源:安慶公安、安慶之聲、安慶新聞頻道、六安新周報、江淮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