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蕪湖新聞網
□記者 樂培意 通訊員 田牡丹
近日,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晚間路邊小攤,升騰起陣陣“煙火氣”。蕪湖經開區城管局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作用,探索流動攤販管理新辦法,打造志愿服務品牌,讓經開區兼顧文明城市與街角的“煙火氣”。
占道經營、流動攤販一直以來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難題,一邊是企業職工、百姓生活、經營者需求;另一邊是食品、燃氣安全隱患、交通堵塞、市容亂象。如何讓二者兼得,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2023年3月,經開區城管局成立“城市繡花針”志愿服務隊,服務隊以城管隊員為主,涵蓋企業、機構等人員組成,延伸服務領域、擴展服務內容,充分發揮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作用,推動設置系列便民服務點。
經開區現有臨時便民服務點7處,主要分布在珠江路、龍山路、裕安路、鞍山路、長山路、藍鯨灣路、祠山路。城管工作人員介紹,“城市繡花針”志愿者們跑遍了經開區北區的企業廠區、員工宿舍,通過深入實際地走訪調查,詳細了解夜市攤點群需求。同時,多次組織座談交流,征集群眾、攤販意見,按照“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背街巷規范”的原則設置便民服務點,為250多個攤販“安了家”。
將攤販引導到便民服務點后,如何實現長效規范管理?“城市繡花針”志愿服務隊與攤主們一起商議明確經營時間、經營種類、管理制度、責任單位、責任人、投訴電話等,推行“潮汐式”擺攤管理。與經營戶簽訂規范經營承諾書,承諾“人在地凈,攤走地潔”。對不遵守管理規定的經營戶實行“一次提醒,二次處罰、三次收回攤位”的約束制度,建立“動態退出機制”。在轄區道路安裝96個智能監控,通過智慧城管平臺利用遠程語音喊話系統及時勸導糾正違法違規行為,以“微整形”“微操作”不斷“刷新”街角面貌,以長效制度“激活”煙火氣。
針對攤販流動性大、經營時間隨意性大、接受職能部門管理難度大的現象,“城市繡花針”志愿服務隊為流動攤販量身定制設計了《信息登記表》,載明攤主的綜合信息,建立轄區攤販信息的動態臺賬,引導符合條件的攤販申領營業執照,使他們不再是“游離”在市場主體之外的邊緣群體。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組織培訓班、現場模擬教學、定期開展座談會等形式,提高其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和技能水平,了解攤主們經營狀況等,全方位為他們提供暖心服務。
“城市繡花針”志愿服務隊協調對接經開區相關職能部門,鼓勵攤販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通過自治提高經營者自律意識,促進經營者間的和諧關系,呈現和美煙火氣。便民服務點經營戶每季度以投票方式推選一名輪值“點長”,點長對服務點環境衛生、燃氣安全等進行“體檢”,掌握服務點基本情況,及時向管理部門反映意見、建議,負責調解服務點經營戶的“鄰里”糾紛等。
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探索出流動攤販管理的新路子,由表及里兼顧了經濟發展與閃耀跳動的煙火,這些煙火猶如繁星點綴了經開區的街巷和企業周邊道路,讓經開區的黃昏與夜晚洋溢一派“暖心”景象。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