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hms 于 5-17 11:06 編輯
除了豐富多樣的建筑,蘭納王朝還給清邁留下了獨具特色的泰北美食。不同于泰國其他地區的料理風格,清邁的美食體系雜糅了緬甸、老撾以及中國西雙版納的烹飪習慣,使得那些香氣撲面的佳肴既似曾相識又別具風情。
ba749959c88a3999586602acebd6ad84.jpg (206.41 KB, 下載次數: 28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7 09:07 上傳
美食是游客在清邁旅行時非常重要的一項體驗。
新潮的清邁
事實上今時今日的清邁,值得看值得玩的已經不再只是人妖表演和大象,近年來已經多了很多新變化和好玩的地方。
4DX 電影院
香港、臺灣都沒有的4DX 電影院在清邁就有。所謂4DX指的是在欣賞3D 電影效果之余還可以感受到電影情節中的味道、震蕩、撞擊以及風雪等特效。放眼亞洲,只有韓國首爾和泰國曼谷有,現在清邁Central 商場樓上的戲院也可以欣賞到這4DX 電影,所以建議來清邁一定不要錯過。
3D 畫館
在韓國很出名的3D 畫館,目前在泰國的芭提雅和清邁都有分館,清邁這間還是全亞洲最大的,里面有過千份名畫展品,全部有3D 效果。你可以與畫合成一體,這也是中港臺都沒有而且是非常值得去看的。
Nimmana Haeminda Road
清邁既有小城味道,也有淳樸的風情,更加重要的是它保留了蘭納文化和新潮的地方。舉例Nimmana Haeminda Road來說,這是近年游客們到清邁必游的熱點。里面有很多咖啡店、小型店鋪和有趣的創意小玩意兒,有自創個性也有特式。而且有的網友給這條路起了一個外號,叫做“你媽喊你”路。
1d825b7c42dd316d7d5c0aa4ba790d8d.jpg (239.37 KB, 下載次數: 2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7 09:07 上傳
泰國菜豐富的口味離不開多樣的調味料
香料綻放的泰北菜
當出租車經過清邁老城外的護城河時,司機熱情地指著一幢高樓說:“那是鄧麗君最后住過的酒店。”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幢看上去有些年頭的高樓低調地隱匿在一片建筑物中。但我并沒有過多的心思去追思這位故去的歌星,此時已經餓到極致,心早已飛到餐桌上。
車子開出老城后不久,在一處類似公園的門口停下。我正在納悶是要在公園里吃飯嗎,人稱“胡哥”的胡慧沖先生一邊笑吟吟地迎面走來,一邊說:“今天要讓你感受一下什么叫越往北越美味”。
寒暄中,胡哥帶我走進一處院子,這就是胡哥極力推薦的Le Grand Lanna 餐廳,位于Dhara Dhevi 酒店大門的左手,同時也是這家酒店唯一的泰餐廳。
正餐自然是胡哥幫忙點的,用他的話來講就是我可以忘記以前在泰國吃到的泰餐了,因為泰北的料理更好吃,中國人也更容易接受。前菜照例是小吃拼盤,看品相和泰國其他地方小吃差別不太大,不外乎可以生食的蔬菜加上油炸后的豬肉類食品。而真正的差別在于辣椒醬。泰國菜有個特點,就是很多食物都要蘸著辣椒醬吃,而清邁的辣椒醬不是曼谷那種酸酸甜甜略帶辣味的,而是用本地一種青綠色的辣椒腌制后做成醬,辣度雖然高但不會讓喉嚨生疼。不管是什么食物,蘸過這辣椒醬后都有被“升華”的奇妙感,在口中不溫不火地釋放出不同于菜品原味的質感。以至我后來在清邁當地市場中,買了很多同款的辣椒醬。
bf1f0ad93c166d8ab30d6632a8d239c7.jpg (145.2 KB, 下載次數: 3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7 09:07 上傳
海鮮類的菜品在“山區”清邁也很常見
主菜更是讓我一吃三嘆,欲罷不能。先是一道桂圓蝦,清邁地處山區,海鮮不如普吉和芭堤雅來得方便,因此更考驗廚師的制作功力。而這道菜中的蝦肉脆甜彈牙,蝦殼也被炸制酥脆,搭配一同伴炒過的去核桂圓肉,水果的鮮甜加上微咸的蝦肉與蝦殼,特有的泰式“對味”讓我直呼“太有創意”。后來也是在當地市場上,我發現很多桂圓干,才知道原來桂圓是清邁的特產。
接下來的紅咖喱燉羊肉也是意料之外的一道菜,因為印象中沒有在泰國吃到過羊肉。胡哥看著我詫異的表情解釋說,紅咖喱是清邁料理中的特色調味料,在泰國其他地區也能看到,但不如清邁料理運用得好,而羊肉本身就和咖喱是絕配,因此紅咖喱燉羊肉一定要試一下。看胡哥解釋得賣力,我特別切下一大塊放在盤子里。入口品嘗,不得不贊同紅咖喱與羊肉的匹配。羊肉在紅咖喱的包裹下沒有了任何膻氣,同時還能吃出食材原有的細膩口感。面對浸著羊肉的紅咖喱湯汁,我默默地又向服務員要了一碗白米飯。
就在我酣暢淋漓大快朵頤的時候,餐廳中間的空地旁,不知何時坐好的樂師開始演奏泰北傳統音樂,隨著音樂,幾個身著傳統服裝的年輕表演者開始跳起傳統舞蹈。舞蹈通過一個個簡單短小有情節的內容,展現了一些泰國傳統神話故事。演員表演得活靈活現,饕客們看得全情投入。
e43f4320be1a00ede69c5d92aea0695a.jpg (153.33 KB, 下載次數: 3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7 09:07 上傳
用芭蕉葉包裹食物進行烤制是清邁料理美食的獨特方式
越往北美食越多
說到泰餐,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木瓜沙拉,各種咖喱、冬陰功湯、泰式炒面。胡哥長居泰國之后,發現原來這些其實只是讓泰餐走向世界的便捷途徑,因為口味比較容易被接受,而有些地道的泰餐元素并不平易近人,但卻美味。
說到清邁,這里是泰北第一大城市,泰國第二大城市。而清邁的飲食由于歷史地理位置的特殊有別于泰國其他地方,具有緬甸、老撾,以及中國西雙版納的特色,因為曾經這幾片土地是聯系在一起的。清邁人對糯米飯的偏愛多過白米飯,傳統的方法是放置于小竹簍中,用手取食。對于主菜,會放更多的香草,似乎只要是能吃的,他們都會嘗試。清邁當地的咖喱,一般是不加入椰奶的,這是清邁特色之一。
之前在Le Grand Lanna 被我奉為神物的蘸醬,泰語是NAM JIM。胡哥說清邁的蘸醬常見的有兩種,辣椒番茄豬肉沫和之前嘗到的青辣椒醬。辣椒番茄豬肉末有點類似老北京的打鹵面的番茄鹵加豬肉末,微辣,相對容易接受;而青辣椒醬,是長青椒,火烤,去皮,然后搗碎成醬,辣度適中,配上爽口的青菜,健康美味。餐桌上還看到炸豬皮,我發現當地人特別喜歡用NAM JIM 搭配炸豬皮一起食用。
2978694d00d7430b2fea4fa858889f06.jpg (189.77 KB, 下載次數: 29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5-17 09:07 上傳
色彩艷麗、味道更濃烈是泰北美食區別于泰國其他地區美食的特色
最接地氣的泰北小吃
泰北常見的咖喱面叫Khao Soi(Kao Suio),一種泰北常見的咖喱面。咖喱湯底加雞蛋面,可以選擇雞腿、豬肉、牛肉或者海鮮來搭配,同時佐以酸菜紅洋蔥碎為點綴。因為地理位置的獨特,這個面可以說是清邁特有的。咖喱湯底是印度元素,熬制過程中混入的草本植物源自緬甸,主食的面則是來自中國的雞蛋面,佐料的紅洋蔥碎屬泰國特有。一碗面,涵蓋了清邁的所有歷史。
如果你是真正的吃貨,一定要去當地的菜市場逛逛。在那里你才能真正體會到當地人的飲食生活。胡哥說,如果家里只有兩三口人,完全沒有必要自己煮飯燒菜,不如去市場上買現成的,味道好又方便。木瓜沙拉、各色咖喱、泰式酸辣魚、泰式烤物、冬陰功湯……就連米飯都是煮好的,紫米飯、白米飯、米飯,再到餐后各色泰式甜品,芒果糯米飯、椰漿芋頭等。店家都有自己的分量標準,所有飯菜都是用透明袋子打包,不管有湯汁的還是米飯。說起打包方式,實在是佩服當地人,袋子打開,盛菜,袋口折疊幾層,橡皮筋繞上,轉幾圈,絕對密封。
我在菜市場還看到不少跟著當地廚師學做菜的游客,他們在廚師的帶領下,在菜市場認識各種當地食材。我感覺這更像是一個“解密”的過程。
當你只有知道了原來喜愛的料理所用到的食材原料,才會換來更大的成就感。喜歡一個地方必定會喜歡這個地方的美食,而通過美食,我們對于這個地方的了解會變得更為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