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愛陽安行 于 11-23 14:09 編輯
合肥白切白切,是合肥四大名點之一,白切片薄甜脆、質白透明,口感酥脆,甜而不膩,因拌有芝麻,故香、甜、脆三味俱佳,而成為優質名點,后也有用黑芝麻制作,墨黑如漆,滋補養身,故又叫黑切,2個統稱白(黑)切。
fde8e44a2b018825-b2fc106f53f38284-cb0666bf62db072daaf9cc76156dbdf6.jpg (22.99 KB, 下載次數: 5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曹操雞(逍遙雞)曹操雞,是始創于三國時期安徽合肥地區的漢族傳統名菜。此菜系經宰殺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經配料鹵煮入味,直燜至酥爛,肉骨脫離。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滿口。因而,以其獨具一格風味,受到來合肥旅游的中外食客好評,曾留言贊美:“名不虛傳,堪稱一絕”。
b8206d57be0acfc5f951172e2173743b.jpg (37.94 KB, 下載次數: 4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包公魚包公魚,是安徽的一道漢族名菜,屬于冷菜類,此菜色澤醬紅,骨酥肉爛,入口即化,酥香兩味,俱在其中。包公魚是合肥的特色美食,主要取材是生長在合肥包河的一種鯽魚,只因魚背是黑色的,人們看到它,便聯想了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包公大人,于是又送它一個“包公魚”的美名。
2743956_162927210114_2.jpg (155.68 KB, 下載次數: 48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李鴻章大雜燴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名菜,此菜風靡全國,是采用多種食材一起烹飪而成的。相傳李鴻章去俄國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并順訪歐美,每日三頓吃西餐,很不習慣。在到歐美后,便吩咐隨行廚師將在當地購來的蔬菜、肉食等,按照中國菜肴的烹制方法“一鍋煮”。因此故名為李鴻章大雜燴。
2008080110293571875.jpg (39.96 KB, 下載次數: 4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蕪湖耿福興酥燒餅耿福興酥燒餅,是蕪湖著名小吃,以香、酥、脆的風味特色遠近馳名,譽滿長江沿岸,已經近85年歷史。成品的酥燒餅兩面如蟹殼黃,里外酥,型美味香,酥脆爽口。咸的腰型邊呈橢圓、油蔥香濃,油而不膩,甜的圓而飽滿,甜潤爽口,是早點及茶余飯后老少咸宜的小吃佳品。
d7036c9a17f5fda2-cad0b34aea2fb695-ff43f8ef7a0819f678858ef8fc11808d.jpg (137.32 KB, 下載次數: 4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丫山藕糖藕糖,是一種高雅精細的傳統食品,外形成圓柱狀,長短同香煙,粗細同手指,因其內有細孔,形似藕節而得名。丫山藕糖,脆嫩松酥,香甜可口。在吃法上,丫山藕糖也特有講究,吃時需要把藕糖含在嘴里,慢慢吹出三口熱氣,然后再輕輕咬嚼。如若不然,貪吃心切,則會弄得滿嘴都是糖屑,很是尷尬。
proxy.jpg (105.9 KB, 下載次數: 5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無為板鴨無為板鴨,又稱無為熏鴨,是無為縣傳統清真名食,早在清代道光年間就聞名于世,距今已有200年歷史。板鴨是無為的“名片”,在無為,做板鴨的不計其數,其中的城南馬家、城東燕家,開城鎮的何家,可謂婦孺皆知的老字號,鹵水配料和熏烤火候,都是祖上秘傳,從不示人。
526f6cc318e7486f-c6310c82b3ee9c1b-a12a092ce631cd41ceddb30eb6c484b9.jpg (20.71 KB, 下載次數: 4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蚌埠金涂山燒全雞蚌埠“金涂山燒全雞”是發明專利產品,風味獨特。原料精選皖北,豫東,魯南等地農家散養的一年以上的健壯雄草雞,配多種名貴香料,精鹽,植物油,調料等。經二十一道工序,以文火經久耗時燒制而成。
72d7df9c0bd20716b93edabc1abd3b5e.jpg (28.53 KB, 下載次數: 4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淮南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實為素菜之珍品。豆腐起源于淮南王劉安時期八公山一帶,即淮南市八公山區與壽縣的交界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八公山和壽縣一帶,叫做“八公山豆腐”。這種豆腐采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當地農民制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群眾歡迎。
0019b91ec9440c00939d5c.jpg (31.64 KB, 下載次數: 4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淮南牛肉湯安徽名吃、淮南一絕——淮南牛肉湯是蘇豫魯皖滬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據傳源自清宮御膳秘方,融入“以食養身”的現代食補理念創制而成。淮南地處淮河南岸,毗鄰淮南岸邊,盛養牛羊,當地古溝一帶又是回民居住地,對牛肉酷愛。對牛肉的加工也有獨到之處,牛肉湯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風靡江淮大地,形成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
thumb.jpg (111.93 KB, 下載次數: 5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馬鞍山當涂大肉面當涂大肉面,是當涂縣當地的特色小吃,歷史悠久,又稱205大肉面,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落戶于205國道當涂段,客人主要是路上跑車人,大肉面汁濃味醇、肥而不膩,名聲漸漸傳開,也因而得名“205大肉面”、“當涂大肉面”。如今,當涂大肉面已經是馬鞍山眾多小吃中備受市民青睞的佳品之一。
f0751842aa2779a7f3d12a05c573b631_w370_h255_c1_t0.jpg (31.69 KB, 下載次數: 50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黃山屯溪醉蟹屯溪醉蟹,是安徽省漢族名菜,屬沿江菜系,已有140多年的歷史。屯溪醉蟹個體完整,色澤青中泛黃,肉質細嫩,味極鮮美,酒香濃郁,回味甘甜,為宴上珍品。密封好的醉蟹,可保存兩個月而不變質。
e6045f9056e09c08-2d2970e2cab15672-94145ab707195f71a195d5163aad04cb.jpg (23.7 KB, 下載次數: 4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黃山臭鱖魚黃山臭鱖魚,又名腌鮮鱖魚,所謂“腌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既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肉質又醇厚入味,同時骨刺與魚肉分離,肉成塊狀。 黃山燒餅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救駕燒餅”,“皇印燒餅”,是安徽徽州漢族傳統名吃,盛行于古徽州地區及周邊部分地區。用上等白面粉與素油攪拌作皮,選嫩干菜和肥膘肉為餡,芝麻撒面,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爐中,貼于爐壁,烤熟取出,故又名“火爐餅”。因餅形小巧飽滿,呈黃色,似蟹殼,故俗稱“小燒餅”和“蟹殼黃”。
69ba8a5e407e0920-3e2a3684ce3f8554-91fef4be17e3f6d96cd186b1bf63c19e.jpg (24.14 KB, 下載次數: 5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阜陽太和板面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面食的一面旗幟。由于它起源于太和縣,加之又是在鐵板上摔打而成,故它得這個名字。 格拉條格拉條,大概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地人的喜愛,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來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陽“攪拌”的方言是“擱拉”(gela),而這種類似面條的食物需要將各種作料均勻攪拌所以就被稱為“格拉條”。
2914258589419577468.jpg (55.67 KB, 下載次數: 49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3:59 上傳
枕頭饃枕頭饃,是阜陽特產之一,又稱阜陽大饃。每個長約1-1.5市尺,寬約0.5-0.8市尺,厚約0.3-0.5市尺,重約2-6斤,堪稱饃中之王。阜陽枕頭饃系選用精細面粉,精工蒸制而成。饃焦呈金黃色,似油炸一般,厚約半寸,香酥爽口,用快刀切上一片,饃瓣潔白,層層相包,濕潤柔筋,干而不燥,松軟而又耐嚼。
1-140506210AVa.jpg (19.4 KB, 下載次數: 4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4:03 上傳
六安大救駕大救駕,是安徽省壽縣的名產,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制作大救駕的主要材料有:豬板油、金橘餅、核桃仁、青梅、青紅絲、冰糖、白糖、糖桂花等,經過特殊的工藝加工而成。這種點心形狀獨特,其形扁圓,中間呈急流漩渦狀,多層花酥疊起,猶如金絲盤繞,清晰不亂,色澤乳白滋潤。品嘗起來,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膩,而且含多種果香味,深受群眾喜愛。
201012201311508.jpg (23.51 KB, 下載次數: 47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4:06 上傳
亳州渦陽干扣面渦陽干扣面,是渦陽的一種獨具風味的面食,以煮熟的黃豆芽作鋪墊,配以蒜汁、蔥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醬油等為底料,煮熟的面條如雀巢一樣覆蓋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攪拌以后即可。干扣面成為渦陽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風景,有過往商賈來渦必吃干扣面、“不吃干扣面枉來老子故里”之說。
c214a2f6e52fe2ab-3dc7204cd4a5e003-4b86f83bd7d62edd9e98fc8a89eed55a.jpg (17.11 KB, 下載次數: 4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4:06 上傳
池州九華素餅九華素餅,是安徽九華山著名的漢族小吃,當地知名特產,是用九華山上的素食、黃精、綠豆粉制作。九華素餅外皮酥脆不油膩,加入九華山的野生黃精,不是調味劑,而是生長在九華山上的一種百合科草本植物,肉質肥大。黃精加工后加入素餅當中,可以使餅更加油潤,而且氣味芳香,味道清甜。
67f4e963910ac52e2452b233378d1fc2t1280l75.jpg (25.95 KB, 下載次數: 5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4:06 上傳
滁州管壩牛肉管壩牛肉,是全椒傳統清真菜肴。管壩是全椒縣西部的一山鄉,回民聚居地,這里的回民宰殺、加工牛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自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
3cf6e5f0cc79bb07-9e79ad59fbeb1459-03834b9b52cda685fedc16f9b218622c.jpg (25.67 KB, 下載次數: 4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4:07 上傳
秦欄鹵鵝秦欄鹵鵝,安徽省天長市秦欄鎮特產,傳有百年歷史。其肉酥嫩,清香撲鼻,老少咸宜,別具風味。 定遠橋尾“橋尾”是定遠縣一種特產,臘肉中的佼佼者。因選用豬臀(尾)部的肥瘦肉,產于爐橋鎮,故名“定遠橋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 小魚貼餅小魚貼餅是來安縣的一道名菜。選用水庫邊剛釣上來的新鮮小魚,燒制完成后,在鍋邊貼上一圈面餅,將湯汁澆在面餅上,別具風味。
32180566483a5341-10d59c687fc573ff-3c0463f7a5a3cfd81e20ceae5cf0017a.jpg (23.43 KB, 下載次數: 50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1-23 14:09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