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李白筆下,浩蕩東流的長江在蕪湖不僅有著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也有著碧水、青山、白帆的清澈容顏。作為濱江之城,蕪湖更因長江而得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魚米之裕。然而一段時期以來,長江生態系統警鐘頻敲:化工圍江成勢、非法碼頭林立、非法采砂泛濫……
長江哺育了擁有2500年歷史的蕪湖。保護長江,就是保護蕪湖。去年以來,我市通過依法取締、資源整合,對轄內194公里的長江干流岸線進行全面整治和生態復綠,高標準高質量打造十里江灣景觀帶。如今,灘涂整潔、水清岸綠、江豚騰躍,長江生態文明建設的秀美畫卷正在緩緩展開。
舊貌換新顏
初冬傍晚,長江岸線澛港段。
夕陽倒影江心,碧水浩蕩東流,飛鳥嬉戲灘涂。家住箱子拐附近的市民陶先生,情不自禁用手機拍下眼前美景?!拔液蛺廴讼矚g在濱江公園散步,這一年來江岸越變越清爽。聽說家門口要建濱江公園二期了,我們都特別期待!”
長江南岸箱子拐段,水域寬、水位深,緊鄰市中心。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里逐步形成集船舶停泊、修造、物資補給、黃砂裝卸和船舶交易的岸線區域。長期以來,臟亂差現象突出。特別是濱江公園建成后,青弋江一河之隔,南北形成鮮明對比。其后,雖經多次整治,但都未能治本。
“箱子拐一帶的變化,是蕪湖長江干流岸線整治效果的鮮明寫照。”弋江區中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范仁義說,現在箱子拐岸線整潔有序、天藍水碧。不少游客還特意登臨防洪墻,一覽十里江灣的曼妙景色,體味蕪湖的雄氣與秀氣。
若把視角向上下游延展,大江兩岸的變化則更加明顯。
在繁昌縣新港,以往被占用的江灘和岸坡,全部清理完畢,重新披上草皮,實現生態復綠;在無為縣劉渡,存在多年的黃砂經營點消失了,幾十萬噸存砂沒有任何留存;在原東方紙版廠碼頭,被扣押的數十艘三無砂船,陸續開往位于三山區的市級集中停靠點;在灣里砂站,12個砂站和相關設備全被拆除,一排排楊樹、水杉迎風挺立……
“現在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說,蕪湖194公里的長江干流岸線已經清清爽爽?!笔邪l改委和市水務局的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去年年內,長江蕪湖段干流整治就全部完成。191個非法碼頭、非法修造船點和黃砂經營點悉數拆除,拆除率100%。去年底至今年以來,上述整治點又開展生態復綠。經過整治,蕪湖共釋放長江干流岸線約27公里,清理出灘涂陸域面積約244萬平方米。蕪湖境內268.7公里(含江心洲)的長江岸線,徹底變了模樣。
鐵腕治江岸
市發改委有關人士指出,蕪湖長江岸線長、江南江北差距大、涉水管理部門多、歷史遺留問題多,整治任務重、難度大。但無論是進度還是效果上,都取得良好預期,很多經驗做法,值得總結。
長江干流岸線整治,始于2017年5月。我市堅持“為國護江、為民治江、為城建江”理念,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專項整治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和黃砂清理、碼頭修造船點清理兩個工作組,明確各縣區、開發區主要領導牽頭推動整治。
無論生態修復,還是環境治理,最終要靠制度。為此,我市先后出臺專項整治實施意見和生態復綠指導意見。制定了拆除補助、聯合執法、維修點停泊區規劃選址、拆除驗收標準、拆除單位名錄庫、黃砂集散點、岸線復綠、長效監管等一整套方案和政策。同時,全市建立起三級包保責任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江面以長江海事局牽頭,港航、水務、河道、長航公安等多部門參加,開展聯合巡邏;陸上各縣區政府屬地負責,水陸共治,全力推進。相關部門還繪制了蕪湖段長江岸線非法碼頭位置圖——將191個整治點清晰標注在圖上。需要拆除的非法碼頭、修造船點和黃砂經營點,都逐項建檔,做到拆除一處、清場一處、復綠一處。
為護一江清水東流,蕪湖拿出斷腕決心。一年多來,我市一舉解決了二水廠水源地中石化碼頭搬遷、四水廠水源地東匯碼頭拆除、箱子拐長江岸線整治等一批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破除了困擾全市十多年的飲用水源安全隱患,極大地改善了沿江生態環境。
啃下岸線清理這塊“硬骨頭”后,去年年底,長江岸線生態保護全面啟動。通過種植草皮和防護林木,我市下“繡花”功夫建設沿江生態岸線。
受暴利驅使,長江蕪湖段部分水域非法采砂活動曾經十分猖獗。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同于有規劃的采砂活動,非法采砂嚴重影響長江生態、通航、航道及防洪安全?!耙恍┐笮筒缮氨?,一小時可從江底抽砂兩三千噸!這無異于在江底挖了一個大洞!”
今年以來,我市還將打擊非法采砂行動作為整治內容之一。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出動執法人員8632人次、出動執法艇巡航1641航次,執法車562駕次,立案查處違規移動的非法采砂船只117艘,搗毀吸采機具167臺套。
“長江干流岸線整治的目的,就是體現生態優先的發展原則。結合蕪湖實際,改變長江兩岸開發保護差異較大的現狀,實現南岸北岸相同標準的生態復綠,最終還長江兩岸人民一片蔥綠?!笔邪l改委有關人士說。
共抓大保護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绷暯娇倳浀奶栒?,振聾發聵,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立規矩、明方向。如今,從云貴高原、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包括蕪湖在內,沿江11省市嚴格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護一江清水浩蕩東流,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盡管生態長江建設蕪湖成果顯著,但依然容不得有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笔邪l改委和市水務局相關人士清醒地認識到,長江及岸線始終是蕪湖最大優勢之一。推進長江岸線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發揮長江水運優勢,對我市打造經濟和城市兩個升級版,建設長江經濟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城市具有重要意義。“要落實長江岸線管理長效機制,杜絕長江蕪湖段非法占用岸線行為再發生!”
今年8月,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蕪湖)經濟帶的實施意見》,又對我市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提出了具體要求。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總體要求,相關部門將進一步做好“加減法”,把蕪湖長江沿線打造成為牢固的防洪屏障、靚麗的風景線、便捷的交通線和繁華的經濟帶。
在各級管理部門看來,長江岸線整治一年多來,最深刻的變化莫過于理念的嬗變?!耙越疄殓R,可鑒發展得失。江水清則發展優;江水濁則發展劣?!毕嚓P人士告訴記者,“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深入人心。為共抓大保護,我市還與銅陵、馬鞍山簽訂協議,共同維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
由“碼頭文化”變“長江文化”,依托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共識,已成為蕪湖人民奮斗的方向。長江的漲落榮枯,長江沿岸的富庶進步,必將讓江城兒女魂牽夢縈!
記者 王世寧 承孝安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