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蕪湖市委、蕪湖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正式發布。我市出臺35條具體措施,助力民營企業跨越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以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促進蕪湖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從該文件上看到,35條措施共分為八個方面。在創新引領、打造核心競爭優勢方面,我市在推動自主創新、支持轉型升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民營重大公共研發平臺建設、拓展市場平臺、安排市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方面,均有具體舉措。在減稅降負、增強企業獲得感方面,我市將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減少制度性交易成本,集約生產要素獲取綜合成本,降低用工成本。在打通瓶頸、紓解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將推動解決拖欠款項問題,加快推進信貸投放,切實落實續貸政策,加大融資擔保力度,促進直接融資,按需定制金融服務,積極為民營企業紓困。在打破壁壘、構建公平競爭環境方面,將提質提效優化審批服務,放開投資領域和市場準入,促進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發展。在精細優化、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方面,我市將加大政策協調力度,加強政策宣傳落實,嚴格規范涉企執法檢查行為。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方面,將建立健全政企溝通長效機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吸引人才良好環境,開展民營企業貼心服務,建立全方位企業服務綜合體系,實施企業培訓行動計劃。在穩定預期、充分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方面,將保障合法權益,健全保護機制,落實其他法規制度。在多措并舉、強化組織保障方面,我市將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宣傳和輿論保障,強化督查考核。
35條措施,全是“干貨”和“真金”,上述每一句話的背后,均有許多具體措施在支撐。如設立2億元的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5億元的風險化解處置基金、10億元的蕪湖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1000萬元企業培訓專項資金,持續擴大新型政銀擔業務,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型政銀擔業務新增額達到100億元,探索發放企業服務券,承諾進一步降低土地使用稅等。
記者 馬正超
|
|
人民陪審員,網絡媒體人,愛心公益人,攝影家協會會員,新聞撰稿人,網評員,資深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