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以夢為馬”的出處
海子的名句“以夢為馬”也和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樣,早已被人們用爛了。但對于“以夢為馬”的出處,我想十個有九個大約不知道吧。
回想起我在一九九一年第一次讀到這首題為“祖國(或以夢為馬)”的詩句的時候,對于“以夢為馬”總覺得無法理解。
后來,在反復(fù)讀了這首較長的詩歌以后,算是基本上弄清了它的大意。但仍然有一種沒來由的突兀之感。
海子的詩,我是喜歡的,但大抵喜歡他短小的抒情詩。對于長篇的大詩、“史詩”,例如《亞洲銅》之類,還是不太喜歡,無法求得共鳴。
對于“以夢為馬”,現(xiàn)在是完全可以接受了。也覺得這個想象新奇,滿蘊著浪漫的詩人情懷,偶爾會想到查查它或許有所出處?于是隨手在“百度”、“搜狗”等網(wǎng)絡(luò)搜索引擎上找個遍,也是沒有結(jié)果,除了“以夢為馬”被用濫了的煽情的例句以外,找不到任何線索。
也曾偶爾想到翻翻《詞源》和《辭海》,也許會有所發(fā)現(xiàn)?但結(jié)果仍然是失望。
入冬以來,開始重讀《莊子》。找了“四部叢刊”的影印大本,以及南懷瑾的《莊子》講課記錄、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的精裝本《莊子南華》,預(yù)備參考著讀讀,同時還預(yù)備了一本崔大華的《莊學(xué)研究》,作為指導(dǎo)閱讀之用。
今天下午開始讀《大宗師》,讀到后半節(jié),出來了一組短句: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這句式和“以夢為馬”多么相似!再往后讀,終于讀出來這一句“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鴉炙;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這不正是海子”以夢為馬“的出處嗎?
海子是學(xué)哲學(xué)的,所以他熟讀、活用《莊子》正是平常之事。但很明顯,和莊子的“以神為馬”相比,“以夢為馬”明顯從層次上來說要淺顯、簡單、流于表面得多。因為“夢”和“神”相比,是人們無法操控的。即便“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也包含著太多的偶然性、“間發(fā)性”,總之是不以人的主觀上想不想夢到為轉(zhuǎn)移的。夢不像人的精神,可以執(zhí)縱在人的手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任意馳騁想象,那真是讓思想如駕上一匹會飛的馬一樣!逍遙于宇宙古今之間!所以,和莊子的“以神為馬”相比,海子的單純追求語言與想象之美的方面,詩人氣質(zhì)的方面都更加突出一些;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和莊子相比,他的這個翻新的創(chuàng)造,無論就其深度、廣度都無法望其項背。海子臥軌自盡的時候也不過才二十五歲,我想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也許隨著閱歷的增加,會寫出更加深刻的作品。
那樣,也許他就不再是只簡單地讓夢操縱著自己的大腦無邊無際地云游和“跑野馬”吧!
|
|